普宁火车站附近站街,邻近街边随见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7:31:17 来源:原创内容

傍晚的普宁火车站总是格外热闹,刚下车的旅客拖着行李箱匆匆往外走,而站前广场西侧那条小街,也渐渐亮起零星灯火。我常在这附近等人,久而久之便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——这条街好像永远不缺人走动,叁叁两两站在街边,像是在等人,又像是在打量着过往的行人。

说起来,这景象倒让我想起老家县城的夜市入口。不过这里不卖小吃,也不摆地摊,就是简简单单的人来人往。有时能看到几个穿着朴素的妇人靠在电线杆旁闲聊,手里拎着布包;偶尔也有年轻些的姑娘站在便利店门口,低头玩着手机。她们和周围环境融得太自然,要不是总在原地站着,还真分不清是路人还是常驻的。

这条街的日与夜

白天的西侧小街完全是另一番光景。早餐摊冒着热气,送外卖的电瓶车按着喇叭穿梭,修鞋老师傅准时出现在榕树下开工。可一到傍晚五点半左右,街角卖水果的阿婆收摊时总会嘟囔:“要换班咯。”果然,等她蹬着叁轮车离开,街灯亮起时,那些熟悉的身影又会陆续出现。

有个细节挺有意思——她们站立的位置似乎有某种默契。便利店门口通常站两叁人,报刊亭旁边能容下一人,药店屋檐下偶尔也会有人避雨。就像跳格子游戏,每个位置都被人自然地占据着,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。

记得有次下雨,我躲在报刊亭旁避雨,正好站在一位穿灰色外套的大姐身边。她看了眼我的行李箱,用本地话搭话:“刚下车?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。”我点点头,她接着说:“这地方就这样,白天晚上两副面孔。”说完笑了笑,转身撑伞走进雨里。

寻常日子里的风景

其实住附近的居民早习惯了这道风景。开便利店的老陈说,这些人在他店里买矿泉水、纸巾,偶尔还帮衬买包烟,“都是讨生活,不容易”。他记得有个戴红色发卡的姑娘,总来买同一牌子的矿泉水,有次还帮他扶起被风吹倒的广告牌。

街对面宾馆的保安大叔说得更直白:“她们站她们的,我们守我们的,互不打扰。”他每晚八点交接班时,都会看到那些身影在路灯下拖出长长的影子,“像站岗似的”。
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个冬至夜晚。那天特别冷,街上人影稀疏,只有两叁人还裹着厚外套坚持站着。卖烤红薯的大爷推车经过时,特意停在路边多呆了半小时,暖黄的炉火映得整条街都温柔了几分。后来我才想明白,大爷或许不只是为了做生意。

这些年在很多城市车站附近都见过类似景象,但普宁火车站旁的这条街显得特别安静。没有大声喧哗,没有拉扯纠缠,就是静静地站着,等着,仿佛只是街景的一部分。偶尔有相熟的路过,会点头打个招呼,然后又恢复原来的姿态。

昨晚路过时,发现街角新开了家奶茶店。明亮的灯箱照亮了原本昏暗的拐角,也照亮了站在店门外等生意的几个身影。她们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,有个扎马尾的姑娘还好奇地抬头看了看奶茶店的价目表。新时代与旧行当在这条街上相遇,倒构成种奇特的和谐。

或许每个车站都有这样的角落,承载着不为人知的故事。而普宁火车站附近站街的这些身影,早已成为在地图上找不到,却深深印在过客记忆里的特殊坐标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