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克石大学城学生约茶,校园学子品茶小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3:54:24 来源:原创内容

秋日午后飘着桂花香的校园咖啡厅,我们四个围着木桌坐下时,小北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铁罐:“我爸寄的凤凰单丛,谁要试试?”热气从保温杯口升腾的瞬间,整桌人都笑了。在牙克石大学城,这样的学生约茶场景正悄悄成为新风尚。

约茶的由头往往简单得很。可能是复习周压力太大,可能是谁失恋需要倾诉,更多时候就像今天——仅仅因为天气太好,舍不得窝在宿舍对着电子屏幕。法学院的小北摆开从家里带来的青瓷茶杯,茶艺社的婉婉负责冲泡,经济学院的阿程翻出囤积的坚果零食,而我这个中文系的,负责记录氤氲茶香里那些灵光乍现的对话。

茶水里的年轻滋味

“其实最开始就是图省钱。”阿程捏着核桃仁实话实说,“校外奶茶店动辄叁十块一杯,这罐茶叶够我们喝半个月。”他说的倒是实情,但后来大家发现,比起塑料杯装的甜腻饮料,围坐分饮一壶清茶的感觉完全不同。没有急匆匆的背景音乐,不用在意翻台率,就这样看着茶叶在热水里舒展,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。

婉婉转动着手中茶杯:“在茶艺社学到的不仅是泡茶技巧。就像这第二泡的单丛,花香才真正出来——很多事都需要等待恰到好处的时机。”她去年考研失利,现在边代课边准备二战,手腕沉稳地注水出汤,已看不出当年的焦躁。

小北接过话头:“在图书馆是各自奋斗,在这里才是集体充电。”他刚结束在律所的实习,说起接触的案子眉飞色舞。茶水续到第叁轮,话题已从案例分析跳到了最新影视剧,又转到食堂新窗口的糖醋排骨是否值得排队。

玻璃窗外的银杏叶正黄得耀眼,偶尔有同学抱着书本经过,总会朝我们这桌看上一眼。不知道是不是被这份闲适打动,隔壁桌几个生面孔的同学居然也向服务员要了壶龙井。

学生约茶最妙的是那种不期而遇的深度交流。上周叁下雨,本该讨论小组作业的我们,却因为一泡正山小种聊起了各自的家乡。阿程说起陕北窑洞前的枣树,小北描述胶东半岛的海风,婉婉讲到江南梅雨季时眼眸湿润。那些在课堂上、微信里从未提及的故事,在茶香的催化下自然流淌。

现在经过教学楼附近的休闲区,常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同学围坐品茶。有人用简易茶具,有人直接玻璃杯泡,形式各异却氛围相似。校园学子品茶小聚时,手机多是反扣在桌上,大家更愿意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。

这学期课程压力变大,我们约定每周日下午固定喝茶。有时带着未读完的书,有时只是发呆。在这个被戏称为“精神充电站”的角落,我们分享着二十岁特有的困惑与憧憬——对于未来的选择,对于情感的迷茫,对于所有不确定却令人期待的可能。

茶杯见底时,小北突然说:“等十年后回母校,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今天的茶味。”婉笑着往壶里添水:“肯定记得。就像你会记得某个重要知识点是在哪个教室听懂的,也会记得哪些话是在哪杯茶后说出口的。”

暮色渐染时我们收拾茶具,桌上留着淡淡水痕。明天又要奔赴各自的课堂,但知道下个周末,这方小天地依然会飘起茶香。在牙克石大学城的这段时光里,学生约茶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仪式,用最朴素的方式,温润着青春里那些需要慢慢品味的时刻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