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城喝茶上课群,韩城茶艺学习交流组
最近听说韩城这边有个挺特别的微信群,叫“韩城喝茶上课群”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还有点懵,喝茶就喝茶,上课就上课,这俩事儿怎么能凑到一块儿呢?
抱着这份好奇,我通过朋友推荐加了进去。群公告里写着“韩城茶艺学习交流组”,群主是个姓陈的茶艺师,大家都叫他陈老师。进群第一天,正好赶上他们在讨论今年的春茶。
茶香里的课堂
“大家收到我寄的茶样了吗?”陈老师在群里问,“今天咱们不急着泡,先用手掌心温热茶荷,闻闻干茶的香气。”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喝茶还要先“预热”的。
群里顿时热闹起来,有人拍照片发上来,说闻到淡淡的板栗香;有人说感觉像海苔的味道。我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茶叶,照着做了一遍——还真是,原来茶叶不泡开的时候,香气竟然这么丰富。
陈老师接着发语音:“记住啊,好茶的干香是纯净的,没有杂味。这是选茶的第一步。”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,让我突然意识到,原来喝茶有这么多门道。
每周叁晚上是这个韩城喝茶上课群的固定活动时间。上周的主题是“如何泡好一杯龙井”。陈老师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教学,他会说:“水别急着冲,先沿着杯壁转一圈,让茶叶翻个身。”这种接地气的指导,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。
茶桌上的交心
在这个韩城茶艺学习交流组里,最打动我的不是学到了多少茶知识,而是那种轻松自在的氛围。记得有次,一个新成员在群里问:“用紫砂壶泡茶真的有必要吗?我觉得普通杯子也挺好啊。”
要是别的群,可能就有人开始显摆专业知识了。但在这里,陈老师是这么说的:“这事儿好比吃饭,碗也能盛饭,精致的瓷器也能盛饭,看你在意的是吃饱,还是享受吃饭的过程。”这个比喻真是太到位了。
上个月,群里组织了第一次线下活动。在古色古香的茶室里,十几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,因为茶聚在一起。李姐是开书店的,小王是在校大学生,老张退休前是工程师......大家端着茶杯,聊着生活琐事,那种感觉特别奇妙。
“其实啊,”陈老师一边给我们续茶一边说,“茶就是个媒介,把志趣相投的人聚到一块儿。你看这茶叶在水里舒展的样子,多像人慢慢打开心扉的过程。”
在这个韩城喝茶上课群里,我不仅学会了品茶,更找到了一个让生活慢下来的理由。每次看着茶杯里缓缓升起的蒸汽,听着群里朋友们分享的生活趣事,就觉得这座城市变得亲切了许多。
昨天群里在讨论下次活动的主题,有人说想学茶点搭配,有人想了解茶叶存放。陈老师发了个笑脸:“都好,只要大家愿意来,咱们就一起慢慢学。”是啊,来日方长,这杯茶,咱们慢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