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江堰400一次的快餐是不是有点贵,快餐价格是否合理
都江堰400一次的快餐是不是有点贵
最近在网上刷到个帖子,可把我给看乐了。有人问:“都江堰400一次的快餐是不是有点贵?”好家伙,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,这吃的哪是快餐啊,这怕不是吃了个“景区特色”?
说正经的,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。这个“400一次”的快餐,它到底是个啥内容呢?是在青城山下,看着岷江流水,吃着由名师现场烹饪的精致盒饭?还是说,这个“快餐”本身,就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那个意思?这里面的门道,还真得琢磨琢磨。
如果它真就是指普通意义上的一顿饭,那这个价格,别说在都江堰,就是放到上海陆家嘴,那也算得上是“天价快餐”了。咱们掰着手指头算算,一份普通的回锅肉盖饭,撑死了也就叁四十块钱。这400块,够吃十几次了。这么一比,这价格何止是有点贵,简直是贵得有点离谱了。
但话又说回来,景区的物价本身就比外面要高一些。店铺租金贵,人工成本也高,这些因素最后难免会转嫁到商品价格上。一瓶矿泉水在景区里卖五块十块,咱们也见怪不怪了。可即便是把所有这些成本都算上,四百块一份的快餐,依然让人觉得心里不踏实。这真的只是成本问题吗?还是掺杂了其他因素?
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,就是这个“快餐价格是否合理”。判断合不合理,不能光看数字,还得看它提供了什么价值。如果这四百块里,包含了独一无二的观景位置、别具一格的就餐体验,或者用了什么特别稀有的食材,那或许还能说道说道。怕就怕在,它只是打着“特色”的旗号,进行简单的“价格翻倍”,那这就成了赤裸裸的“智商税”了。
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去旅游,回来就跟我吐槽,说在某个着名景点被“宰”了。一小碗平平无奇的面条,花了他将近一百块,吃完心里那叫一个憋屈。这种经历,我相信不少人都有过。当游客抱着“来都来了”的心态,就很容易成为某些不良商家眼中的“肥羊”。
所以啊,咱们消费者心里得有杆秤。遇到这种远超常理的价格,多问几个为什么,总没坏处。别光看宣传说得天花乱坠,得看看实实在在的内容物值不值这个价。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,是咱们的宝贵财富,咱们希望看到的是它长久的口碑,而不是因为几份“天价快餐”上了热搜。
说到底,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,离不开透明的价格和诚信的经营。商家明码标价,提供与其价格相匹配的产物和服务;游客们擦亮眼睛,理性消费。只有这样,大家才能都玩得开心,吃得放心,不至于为了一份快餐而坏了游览大好河山的心情。您说,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