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山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,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辨别真假
最近和几个朋友聊天,话题不知怎么就绕到了微信附近的人功能上。有个朋友半开玩笑地问:“你们说,在咱们江山这地方刷附近的人,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……做那种生意的?”这话一出,大家都笑了,但笑过之后,倒是引发了不少讨论。其实这个问题,不少人都悄悄琢磨过。
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。首先得明确一点,微信附近的人本身是个挺正常的功能,初衷是方便邻里交流、扩大社交圈。咱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,但学会辨别,保护自己,确实挺有必要。
哪些信号值得留意?
当你打开附近的人,如果频繁刷到以下几种类型的账号,心里就得多个心眼了。头像是那种特别暴露、带着强烈暗示性照片的,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。当然,这不绝对,但概率不低。
再看昵称和个性签名。如果昵称直接带有露骨的挑逗字眼,或者签名里充斥着“深夜寂寞”、“寻求关怀”、“商务合作”、“高端陪伴”这类模糊又带暗示的词汇,你就要警惕了。有些甚至会直接留下其他联系方式,比如“加蚕详谈”之类的。
还有一类,是主动打招呼的内容。如果你收到陌生人的招呼,开口第一句就非常直接,比如“哥哥,需要服务吗?”或者“帅哥,约吗?”,那意图几乎就摆在台面上了。更多的一种是,开场白看起来很正常,比如“你好,交个朋友”,但聊不了几句,就会把话题引向暧昧的方向,或者开始打听你的经济状况。
咱们江山地方不大,人情味浓。如果一个账号,它的历史动态、朋友圈内容与本地生活毫无关联,或者干脆是一片空白、叁天可见且毫无生活气息,这也值得怀疑。正经交朋友的人,朋友圈多少会有些生活轨迹可循。
怎么保护自己?
说到辨别真假,核心就是判断对方是真心想社交,还是另有所图。最重要的原则是:涉及钱财,一律免谈。无论对方编造什么理由,生病了、家里有困难、需要路费等等,只要提到钱,你就该立刻清醒了。这几乎是个万能定律。
别被照片和甜言蜜语冲昏头脑。网络那头是什么人,你真的不确定。有些人会觉得,聊聊天也没什么损失。但危险往往就隐藏在“觉得没什么”的松懈里。对方可能会一步步试探你的底线,获取你的信任,后续会发生什么就很难讲了。
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是底线。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住址、工作单位、身份证号这些敏感信息。有时候,随口说的一句“我住在齿齿小区附近”,都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。
如果你的直觉告诉你“这个人不对劲”,那就相信你的直觉。甭管对方说得多么天花乱坠,感觉不对,干脆利落地结束对话,或者直接拉黑,是最安全省心的做法。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面子,让自己陷入潜在的风险。
微信附近的人这个功能,用好了能认识新朋友,用不好就可能惹上麻烦。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判断力和定力。多一份警惕,就少一份风险。希望咱们江山的各位朋友,都能在网上冲浪时保护好自己,让社交回归简单和真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