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,南阳晚上十点小巷子还在吗
南阳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?这个问题突然从我脑子里冒出来时,正看到窗外的路灯一盏盏亮起。说来有趣,在城南新区住了五年,每天穿梭于宽阔的柏油马路,都快忘了老城那些弯弯绕绕的巷子长什么样了。
抓起外套溜达着往老城区走。建设路口的霓虹灯还亮着,可一拐进民主街,世界突然就安静下来。青石板路被夜露浸得发亮,路灯藏在梧桐树叶里,投下斑斑驳驳的光影。巷口卖胡辣汤的夫妇正在收摊,锅里的热气袅袅升起。
巷子里的时光
“这么晚还有人逛巷子啊?”推着小车的大叔朝我点头。他说自己在这片送了二十年煤气罐,哪条巷子住着几户人家都门儿清。“现在年轻人搬走不少,可巷子还在老地方等着呢。”
这话让我心里一动。是啊,巷子又不会长腿跑掉,它们始终静静地待在原地。穿过解放路口时,看见两位老太太坐在门槛上摇蒲扇,她们的吴语方言柔软得像在唱歌。旁边院子里飘出栀子花的香气,这种味道在新小区里很久没闻到了。
卧龙岗附近的巷子更窄些,摩托车经过时得侧身让行。墙角的青苔在路灯下泛着柔光,某户人家的电视正放着《大宅门》,透过木格窗传出断断续续的对白。这些巷子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把烟火气输送到每个角落。
在仲景路转角,遇见个蹲在路灯下写生的年轻人。画板上是月光下的马头墙,瓦楞在夜色里勾勒出温柔的曲线。“我每周都来画巷子,”他头也不抬地说,“它们每晚都在这里,只是看的人少了。”
这话让我停下脚步。确实,南阳晚上十点小巷子还在吗这个问题,或许该问的是我们自己多久没走进这些巷子了。城市向南发展,写字楼越盖越高,可老城的脉络依然在夜色里静静呼吸。
汉冶路的旧书铺还亮着灯,老板在整理架子上的连环画。医圣祠东侧的小吃摊飘来烤面筋的香味,几个晚归的上班族正坐在矮凳上吃宵夜。这些藏在巷子里的灯火,组成了城市另一张面孔。
往回走时特意绕到王府山附近。山坡上的巷子层层迭迭,有些石阶被磨得发亮。暗夜里传来谁家孩子的哭声,很快又被大人的哼唱安抚。这种市井声响,反而让人感到莫名的安心。
站在天桥上看下去,新城区的尝贰顿屏幕变幻着光彩,而老城的巷子沉在墨色的夜里,只有零星灯火像散落的星子。它们见证过多少人的夜归脚步,又收纳过多少来不及说出口的心事。
回到小区时已近十一点,保安好奇地问我去哪儿逛了这么久。“就在老巷子里随便走走。”他恍然大悟地点头:“那些巷子啊,晚上确实别有味道。”
洗漱时看着镜中的自己,突然想起孩童时走夜路,总以为巷子深处藏着精怪。现在才明白,巷子里藏着的其实是城市最真实的呼吸。只要还有人在巷子里生活,这些蜿蜒的脉络就会一直跳动下去。今夜之后,那个对于南阳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的疑问,终于有了确切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