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忠100元3小时约,百元叁小时相约吴忠
老街拐角的茶摊
这事儿还得从上周路过老街说起。吴忠的老街你是知道的,青石板路磨得发亮,两边都是些老铺子。那天下午叁点多,太阳斜斜地照着,我正好走到巷子深处,看见个不大起眼的茶摊。竹竿支着块蓝布,下面摆着四五张方桌,有个老爷子正不紧不慢地给客人斟茶。
“老板,这茶怎么卖?”我随口问了句。老爷子头也没抬,伸出叁根手指:“一百块,能坐叁小时。”我愣了一下,这价钱在老街算贵的。正准备走,老爷子补了句:“茶水管够,还有几样老点心。”想想下午也没别的事,我就坐下了。
这一坐,倒让我想起吴忠100元3小时约这个说法。以前总听人半开玩笑地提起,没想到真让我遇上了。茶是普通的八宝茶,但老爷子续水特别勤快,每次只倒七分满,说是这样茶香聚得住。
叁小时里的百元时光
第一壶茶喝完的时候,邻桌来了对年轻男女。女孩子小声说:“这就是你说的百元叁小时相约吴忠?”男孩子笑着点头。我这才意识到,原来不少人是专程来找这个茶摊的。
老爷子这会儿闲下来了,在我对面坐下剥蚕豆。我问他在老街摆摊多久了,他笑了笑:“快四十年喽。”他说现在年轻人谈恋爱,动不动就去商场、电影院,花销大还闹哄哄的。“在我这儿,一百块,安安静静说叁小时话,多好。”
这话让我琢磨了半天。是啊,现在找个能好好说话的地方真不容易。咖啡馆一杯饮料叁四十,坐久了还不好意思。这里明码标价,就是让你来消磨时间的。
茶喝了叁泡,老爷子端来一碟茴香豆,说是送的。这时夕阳正好穿过蓝布伞,在桌上投下斑斑点点。我看着街上渐渐多起来的下班人群,突然觉得这一百块花得挺值——买来了难得的清静,还有这慢悠悠的时光。
那些来喝茶的人
后来又去了几次,发现来这儿的客人挺有意思。有刚认识不久、想认真了解对方的年轻人;有多年老友定期来喝茶聊天的;还有个写小说的,每次都带着笔记本,说在这里写得特别顺。
上周六下午,来了对老夫妻,得有七十多了。老爷子熟练地付了钱,老伴小声说:“又花一百块。”老爷子拍拍她的手:“咱年轻时候不就说好了,每周都得有个专门说话的时间?”
我突然明白了,吴忠100元3小时约这个看似简单的约定,背后是给忙碌生活按下的暂停键。在这个手机响个不停、人人都赶时间的年代,特意划出叁小时,专心陪一个人说说话,反倒成了奢侈的事。
茶摊的蓝布伞旧得发白,竹椅坐上去吱呀作响。但来这儿的人,要的大概就是这份不赶时间的从容。叁小时说长不长,刚够聊完一件重要的事;说短不短,能把心里的疙瘩慢慢捋顺了。
昨天下雨,我又去了茶摊。雨水顺着蓝布伞的边缘滴滴答答,老爷子在炉子前守着水壶。店里就我一个客人,他破例多给了块自己做的枣糕。“雨天生意淡,你能来挺好。”他说这话时,雾气从茶壶嘴袅袅升起,把整个茶摊都熏得温润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