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清火车站150快餐,临清站旁实惠简餐
每次路过临清火车站,总会看见出站口对面那排小店亮着暖黄的灯。特别是那家挂着“150快餐”招牌的小馆子,门口蒸笼冒出的白气在冬夜里格外诱人。今天下班晚,懒得做饭,索性拐进去试试。
推开门,老板娘正拿着抹布擦柜台,抬头冲我一笑:“吃点啥?菜单在墙上。”她身后是明厨亮灶,能看见厨师颠锅的身影,锅里窜起的火苗映得瓷砖发亮。
实惠二字不简单
价格确实实在。十五块钱,一荤两素,米饭管饱,汤随便喝。我要了份红烧肉,加白菜豆腐和酸辣土豆丝。等菜的工夫,听见隔壁桌两个建筑工人在算账:“这天天下馆子哪吃得起,还是这儿好,半个月工资能省下不少。”
老板娘闲下来和我唠嗑:“咱这临清站旁实惠简餐,做的就是熟客生意。你看对面火车站,拉活的司机、赶火车的人,图的就是个快、便宜、吃得饱。”她指着墙上那张有点发黄的价目表,“五年没涨价了,肉价涨咱们就少赚点。”
菜上得快。红烧肉炖得烂乎,土豆丝脆生生,豆腐浸满了汤汁。确实比不上大饭店的精致,但那种热乎乎的家常味道,反而让人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晚饭。
正吃着,门口风铃响,进来个拖着行李箱的小伙子。“还有饭吗?赶七点半的火车。”厨师在厨房里应着:“有!五分钟给你炒个快的!”小伙子松了口气,掏出手机扫码付款,顺手把充电宝插在墙边的插座上。
这场景让我想起去年出差回来,半夜十二点下火车,整条街就这家还亮着灯。那天特别冷,推门进来时眼镜片上全是雾,老板娘给我倒了杯热水,说“这么晚才到啊,辛苦喽”。就这一句话,差点让我这大老爷们红了眼眶。
现在这样的店越来越少了。到处都在搞网红餐厅,装修得花里胡哨,一道菜卖八九十。不是说那些不好,但老百姓过日子,终究需要这种踏实的地方。就像店里墙上贴的那张旧海报,边角都卷了,上面写着“丰俭由人,宾至如归”。
临走时,老板娘递过来一个橘子:“带着路上吃。”我道了谢,推门走进夜色里。回头看时,那盏暖黄的灯还亮着,在初冬的凉意里,像块温润的琥珀。
火车站前的出租车排成长龙,旅客们拖着行李来来往往。而这家小店静静地待在角落,用最朴实的方式,见证着无数匆匆过客的日常。或许明天,我也会成为某个城市的过客,在陌生的街头寻找这样一盏灯——它不耀眼,却足够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