界首新茶论坛,新茶文化交流与分享园地
最近路过界首老街,发现不少茶客围坐在一起闲聊,手里捧着今年刚下来的春茶。那股子热闹劲儿,让我想起咱们界首新茶论坛刚成立时的样子——那时候就几个爱喝茶的街坊,凑在树底下交换自家收的茶叶。
说起来啊,新茶这玩意儿真有意思。同一片茶山,今年和去年的味道可能完全不同。上周我在论坛里看到茶农老张发的帖子,他拍了段视频教大家怎么分辨头采茶的嫩度。有个外地茶友看了直说开眼界,原来光看芽头弯不弯就能知道采摘时机到没到。
茶香里的烟火气
现在打开论坛础笔笔,总能撞见新鲜事。昨天李大姐在“茶点搭配”版块晒了她用本地茶青做的茶叶糍粑,翠绿翠绿的看得人嘴馋。楼下王师傅马上跟帖说试过用茶汤和面,做出来的面条带着淡淡清香。这种接地气的分享特别打动人,比那些高高在上的茶道表演亲切多了。
还记得去年秋天办品茶会,七十多岁的陈大爷特意从乡下赶来,布包里装着自家炒的野茶。他说现在年轻人总追求名贵茶叶,其实很多本地品种的味道反而更醇。那天我们围着炭炉尝了七八种茶,直到月亮爬上屋檐都没散场。
最近论坛里在聊茶叶存放的门道。南街开茶庄的小赵发了条长文,说发现用陶罐存茶要注意季节变化。梅雨天要在罐底铺层宣纸,叁伏天得挪到阴凉处。这些实实在在的经验,怕是翻遍茶经也找不到。
有时候觉得,咱们这个界首新茶论坛就像个老茶壶,装着一座城市的茶香记忆。新来的茶友可能不知道,叁年前第一次线下活动就在老城墙根儿,当时只有十来个人带着自己的茶杯。现在看到茶友们边喝茶边聊孩子上学、家里装修,倒觉得这比单纯讨论茶叶更有意思。
前两天遇见开茶馆的刘姐,她说现在顾客常拿着论坛里的帖子来问茶叶。有次有个姑娘根据帖子里的照片,居然找到了二十年前她奶奶常买茶的铺子。这种跨越时空的茶缘,听着就让人心里暖烘烘的。
转眼又到新茶飘香的季节,论坛里已经开始晒各家采茶的照片了。青石板路上飘着茶香,茶农们忙着把今年第一篓鲜叶送到茶市。这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,或许就是界首人与茶叶最朴素的约定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