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兵山汽车东站有小巷子吗,附近有胡同吗
对于调兵山汽车东站的那些小路
前天在贴吧看到有人问"调兵山汽车东站有小巷子吗",这个问题让我愣了半天。说来惭愧,作为在调兵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本地人,还真被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给问住了。我经常路过汽车东站,但好像从没留意过周围有没有小巷子。
今天特意起了个早,专门去汽车东站转了转。清晨的车站格外热闹,拉客的出租车司机、赶早班车的旅客、卖早餐的小贩,把站前广场挤得满满当当。我站在出站口往四周张望,发现车站主体建筑右侧确实藏着一条不太起眼的小路,宽度刚够两辆叁轮车并排通过。
顺着这条小路往里走,景象突然就变了样。刚才还嘈杂的车站喧嚣渐渐远去,取而代之的是老居民区特有的生活气息。几位大爷坐在马扎上下象棋,旁边煤炉上炖着的酸菜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。再往前,发现这条小巷子其实连接着后面的几栋老居民楼,难怪刚才那位大妈说这条道他们走了几十年。
说到附近有胡同吗这个问题,我在车站周围转悠时还真有发现。在车站北面约莫叁百米处,确实保留着几条老胡同。这些胡同的墙面还留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标语痕迹,青砖铺的路面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。住在这片的李大爷告诉我,这些胡同可比车站的历史还要久远,当年建车站时特意绕开了这片老居民区。
让我意外的是,在一条胡同的尽头还藏着一家开了叁十多年的理发店。老师傅用的还是老式推子,墙上挂着泛黄的发型画报。他说来理发的都是老街坊,年轻人现在都去商场里的时髦发廊了。这条信息让我突然意识到,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角落里,藏着这么多被忽略的故事。
往回走的路上,我又特意观察了车站周边的格局。发现这些小巷和胡同其实构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生活网络——它们既避开了主干道的车流,又串联起了菜市场、小吃店和居民区。很多住在附近的居民宁愿穿小巷走胡同,也不愿绕远走大路。
在车站旁边的小吃摊吃早饭时,老板娘告诉我,早上五六点钟这些小道最是热闹。送菜的叁轮车、上学的小孩、晨练回来的老人,都会从这些巷子里穿行。她说别看这些巷子不起眼,可是周边居民生活的"毛细血管"呢。
这次走访让我想起城市里很多这样被我们忽略的角落。它们可能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,却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生活脉搏。下次如果有人再问我调兵山汽车东站有小巷子吗,我肯定会很肯定地告诉他:不仅有,而且这些小巷子里藏着调兵山最地道的市井生活。
不知不觉已经在车站周边转了两个多小时。临走时我又回头看了眼那条最初发现的小巷,晨光正好洒在巷口的槐树上,投下斑驳的光影。这条普普通通的小巷,此刻在我眼里突然变得生动起来。它就像这座城市的记忆纽带,连接着过去和现在,也承载着无数普通人的日常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