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霞品茶上课工作室,栖霞品茶学习工作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55:39 来源:原创内容

栖霞山下那缕茶香

那天路过栖霞山脚下,无意间瞥见“栖霞品茶上课工作室”的木质招牌,心里咯噔一下。现在学泡茶都得这么正式了吗?抱着几分好奇推门进去,没想到这一脚,竟踏进了个新世界。

工作室的主理人陈老师穿着棉麻衫子,正不紧不慢地烫着杯子。她没急着讲大道理,而是先递过来一杯刚沏好的龙井。“尝尝看,用舌尖顶着上颚喝。”照做之后,一股豆香味慢慢从喉咙里返上来,那种鲜爽感跟我平时牛饮的茶汤完全不是一回事。原来光是喝茶的姿势,里头就有这么多门道。

在栖霞品茶学习工作室待久了,发现这里教的不仅是技术。记得第一次学泡岩茶,水冲下去瞬间,陈老师轻轻“哎”了一声:“你听这茶叶舒展的声音。”我愣住——从来只知道看茶色闻茶香,没想到茶叶在水里翻身时发出的细微声响,竟然也藏着信息。她说好茶如同苏醒,每个步骤都有它自己的节奏。

最让我触动的是去年秋天。工作室组织去栖霞山认茶,踩着落叶爬到半山腰,看见几棵老茶树。陈老师随手摘片叶子让我们嚼,那苦涩过后持久的回甘,彻底刷新了我对“苦尽甘来”的认知。她说茶叶长在岩石缝里,昼夜温差大,所以才练就了这身筋骨。这话听着是在说茶,细想又觉得在说别的什么。

现在每周去栖霞品茶上课工作室坐坐,已经成了习惯。有时就是安安静静地看老师怎么注水,怎么出汤。有回我忍不住问:“这套动作练了这么多年,不腻吗?”她笑了笑,手腕依然稳当:“水不一样,茶不一样,心情也不一样,哪能腻呢。”

前几天带着朋友再去,看她手忙脚乱地又要闻香又要顾着冲泡时间。我坐在旁边突然意识到,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能品出不同水温的差异了。这种成长悄无声息,就像好的茶汤,入口时不觉得惊艳,但余味会告诉你答案。

如今城里类似的茶室越来越多,但我还是习惯往栖霞山脚跑。可能不只是贪图那口茶味,更是贪图泡茶时那种专注的状态。工作室里总飘着淡淡的茶香,混着旧木头的味道,坐在那里待上一个下午,心里特别踏实。

前两天春雨刚落,陈老师泡了新年第一拨碧螺春。白毫在玻璃杯里起伏旋转,她忽然说起二十年前在茶山学艺的旧事。那时师傅说,做好茶的关键不在手,在心。年轻时不理解,现在带着学生在栖霞品茶学习工作室里一遍遍练习,才慢慢品出这话的滋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