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河口500块钱叁个小时,梅河叁小时五百元服务
梅河边的偶然发现
那天下午路过梅河口,无意间看到电线杆上贴着一张手写广告:“梅河口500块钱叁个小时”。字迹歪歪扭扭的,倒是挺显眼。我心里嘀咕,这年头还有人用这么老式的广告方式?正想着呢,旁边便利店老板探出头来:“找老张吧?他这会儿在河边钓鱼呢。”
顺着老板指的方向,我沿着梅河往南走。河水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金光,远远看见个戴草帽的大爷坐在马扎上,旁边立着块木板,上面用粉笔写着“梅河叁小时五百元服务”。这价钱说贵不贵,说便宜也不便宜,到底是什么服务呢?
老张听见脚步声,头也不回地说:“来体验的?先坐会儿,等我这条鱼上钩。”我在他旁边的石头上坐下,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,心里还在琢磨这五百块叁个小时到底能干什么。
意想不到的服务内容
等了约莫十分钟,老张利落地收杆,一条半斤重的鲫鱼在鱼篓里扑腾。他这才转过身,古铜色的脸上堆满皱纹,眼睛却亮得很。“我这服务啊,就是教人钓鱼。”他笑着说,“包教包会,叁个小时要是还学不会,免费加时。”
我这才注意到他身边放着四五根鱼竿,还有好几个饵料盒。“现在年轻人啊,都忙着刷手机,哪会静下心来钓鱼。”老张一边整理渔具一边说,“但我这梅河口500块钱叁个小时的服务,还真有不少年轻人来体验。”
他拿出手机给我看相册,都是他和不同学员的合影。“有个小伙子,来的时候烦躁得不得了,说工作压力大。叁个小时后,安安静静坐那儿能钓上鱼了。”老张的语气里透着自豪,“我这梅河叁小时五百元服务,卖的不是时间,是心境。”
正说着,来了对父子。孩子约莫十岁,不停地摆弄手里的游戏机。父亲显得有些无奈:“孩子放假就知道打游戏,带他来试试您这梅河口500块钱叁个小时的服务。”
叁个小时的变化
老张也不多话,递给男孩一根小钓竿。“来,我教你挂饵。”他手法熟练地捏起一团饵料,轻轻挂在鱼钩上。男孩起初不太情愿,但看到老张一甩竿,鱼线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,眼睛顿时亮了。
“钓鱼啊,最考验耐心。”老张轻声对男孩说,“你看这河水,它不急,你也不能急。”他在男孩身边坐下,手把手地教抛竿。阳光透过柳树枝叶,在叁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说来也怪,那孩子平时坐不住十分钟,这会儿却安安静静地盯着浮漂。当浮漂突然下沉,老张轻喝一声“提”,男孩手忙脚乱地提起钓竿,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跃出水面。“我钓到了!我钓到了!”他兴奋得小脸通红,完全忘了手里的游戏机。
父亲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:“这叁个小时,比我说多少道理都管用。”老张笑眯眯地重新挂饵:“孩子缺的不是道理,是体验。我这梅河叁小时五百元服务,就是要让人找回这种最简单的快乐。”
藏在时光里的智慧
趁着父子俩专心钓鱼的工夫,老张跟我说起他的故事。他以前在工厂做技术员,退休后闲着没事,就在梅河口摆了个钓鱼摊。“刚开始免费教,后来发现免费的没人珍惜。”他摇摇头,“定了价,反而有人认真学了。”
我问他为什么非要定五百这个数。老张笑了:“太便宜了,人家觉得不值钱。太贵了,普通人负担不起。五百块刚刚好,既让人觉得要认真对待,又不至于舍不得。”他指着远处的写字楼,“在那里面工作一天,可能都找不到这叁个小时的宁静。”
夕阳西下,那对父子提着装了两条鱼的小桶,心满意足地离开了。男孩临走时还问:“张爷爷,我下周还能来吗?”老张乐呵呵地答应着,开始收拾渔具。
我站在梅河口,看着夕阳把河水染成橙红色。忽然明白老张这梅河口500块钱叁个小时的服务,卖的确实不是钓鱼技巧。在这喧闹的城市里,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时光流逝的地方,已经越来越少了。而这份看似简单的梅河叁小时五百元服务,或许正是很多人需要的解压良方。
老收拾好东西,扛起马扎和鱼竿,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中。明天这个时候,他还会出现在梅河口,继续他的梅河口500块钱叁个小时的服务。而这片河水,还会继续见证更多人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