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城品茶上课工作室,晋城茶艺学习课堂
最近路过晋城老街,一阵熟悉的茶香飘来,让我想起去年在晋城品茶上课工作室度过的那些周末。说来也巧,当时正是春茶上市的季节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,没想到从此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记得第一节课走进教室时,我还有点懵。木质长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茶具,玻璃罐里装着不同颜色的茶叶,有位四十岁左右的老师正在温杯烫盏。她看见我站在门口犹豫,笑着招手说:"来,先闻闻这款本地的泽州黄芽,咱们边喝边聊。"
从烫壶温杯开始的故事
老师教我们的第一个动作是温杯。她说这就像交朋友,得先暖场。热水在紫砂壶内外流过,白瓷杯也变得温热,这个简单的动作莫名让人静下心来。接着她演示如何高冲低泡,手腕要怎样轻轻转动,水流要如何顺着壶边滑入。我试了好几次,不是水洒了就是茶叶放多了,老师却总说:"别急,茶道最忌讳的就是赶时间。"
在晋城茶艺学习课堂里,我慢慢明白了泡茶真的不能图快。就像我们晋城人常说的"茶要慢慢品,事要细细做",这句话在那些午后得到了最好的印证。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就像看着一个个小生命在跳舞,特别治愈。
有个周六下午,我们学习辨认不同季节的茶叶。老师把春茶、夏茶、秋茶分别摆在叁个白瓷盘里,让我们看形状、闻香气。春茶的嫩芽带着细微的白毫,闻起来有股青草般的清新;夏茶叶片较大,香气更浓烈;秋茶则带着些许成熟的花果香。那个下午,教室里只有茶杯轻碰的声音和偶尔的讨论,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。
茶香里的晋城味
在晋城品茶上课工作室,最让我惊喜的是发现了家乡茶的特点。老师特意准备了几款本地茶山产的茶叶,其中就有刚才提到的泽州黄芽。这种茶汤色明亮,带着淡淡的板栗香,喝完后喉间还有丝丝甘甜。老师说这就是我们晋城水土的味道,别的地方还真模仿不来。
后来我们去郊外的茶山实地参观,看到茶农们正在采摘春茶。他们手指在茶树枝头翻飞,动作又快又准。一位采茶阿姨告诉我,采茶要看准"两叶一芯",太老了不行,太嫩了也不行。那天我们带着自己采的茶叶回到工作室,跟着老师一起炒青、揉捻,虽然成品不太好看,但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茶,那种满足感真是无法形容。
现在每次喝茶,我都会想起在晋城茶艺学习课堂的日子。那里不只是教人泡茶的地方,更像是个让人放松的港湾。有时候工作累了,我就学着课堂上的样子,给自己泡壶茶,看着茶叶沉浮,心情就会平静下来。
前两天遇到个老朋友,他说我比以前沉得住气了。我想了想,也许这是在茶桌前练出来的。当你专注于水温、时间和茶叶的状态时,很多烦恼自然就放下了。晋城品茶上课工作室给我的不只是泡茶技巧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——在快节奏的日子里,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安静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