枝江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邻县百元情感故事
江边的五百块
枝江的傍晚总带着点说不清的味道,江风混着货轮汽笛声,吹得人心里空落落的。我在码头边的大排档见过老陈,他正盯着手机屏幕发呆,屏幕上是个年轻姑娘的照片。“五百块。”他突然没头没尾地说了这么一句,“在枝江附近,五百块能买什么爱情?”
老陈是跑短途货运的,四十二岁,离婚六年。他说上个月在邻县认识个餐馆服务员,两人吃了两顿饭,看了场电影。临走那姑娘塞给他条手织围巾,老陈硬是塞回去五百块钱。“我知道这不叫爱情,”他灌了口啤酒,“可有人愿意陪你演这么一出,也挺好。”
这让我想起邻县汽车站旁那些小旅馆,霓虹灯牌在雨夜里格外扎眼。前台张姐磕着瓜子说,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,哪个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?“百来块钱开个钟点房,有人图个温暖,有人图个陪伴。”她说有个打工妹,每次见完网恋对象都要在她这儿坐会儿,“那姑娘说,知道对方有家庭,可在这陌生县城里,有个人说想你就很好了。”
老陈后来没再联系那个服务员。“五百块钱的爱情,到期就自动续费不了啦。”他倒是看开了,说这种感情就像枝江的雾,太阳出来就散。可奇怪的是,他手机里还存着那张围巾照片。
在枝江附近打工的小年轻们,玩的是另一种套路。厂区后门有家奶茶店,成了临时相亲角。95后小伙小李坦白,他相过叁次亲,每次都是奶茶店坐半小时。“要是看对眼,就转个131.4块红包,要是没看上,28块奶茶钱础础制。”问他信不信这种速食爱情,他挠头笑了:“总比打游戏强吧?”
倒是邻县那家理发店的王师傅说了句实在话。他经常给那些单身男女做头发,见多了为见面精心打扮的人。“你说枝江附近500块钱的爱情靠谱吗?我觉着吧,就像我给人烫头,管不管用都得试过才知道。”他手里剪刀不停,“有人烫一次能管半年,有人洗个头就直了。”
老陈现在偶尔还会去邻县,不过改去江边钓鱼了。他说水底下什么都看不清楚,反而让人踏实。“感情这事儿吧,太明白了就没意思了。”鱼漂在江面上下晃动,像极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。
码头工人大刘最近张罗着给工友介绍对象,他手机里存着七八个姑娘的照片。“不就是吃顿饭的事嘛,成不成另说。”工友们围着他起哄,说他是枝江附近最便宜的红娘。大刘也不恼,眯着眼笑:“总得有个念想不是?”
深夜的枝江,货轮鸣着汽笛缓缓驶过。那些对于五百块、一百块的故事,都沉在江底,等着下一个涨潮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