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城同城约初中生500元,附近学生约见500元面议
最近在本地论坛里闲逛,总能看到类似“韩城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样的帖子。说真的,第一次刷到的时候,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啥情况啊?
就在上周,我表妹突然问我,说她在蚕蚕群里看到有人发“附近学生约见500元面议”,问我知不知道是干嘛的。我当时心里一沉,赶紧让她把群退了。现在想想还后怕,这些信息怎么就明目张胆地出现在孩子们常去的平台呢?
藏在广告背后的陷阱
后来我特意留意了下,发现这类信息还挺会伪装。有时候打着“家教辅导”的旗号,有时候写着“周末伴游”,但核心都绕着“韩城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个意思转。价格也固定,基本都是五百块左右,看来这成了某种默认的行情价?
我有个当班主任的朋友老李,说起这个就叹气。他说班上有个男生,最近总炫耀新球鞋,问钱哪来的又不肯说。后来才知道,这孩子去做了两次“陪玩”,每次都是按“附近学生约见500元面议”的价码算的。老李赶紧联系了家长,现在正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呢。
说实话,这种交易最可怕的地方,是它把未成年人当成了商品。五百块,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是两个月零花钱,对另一些孩子来说,却成了诱惑他们踏进危险圈套的诱饵。
我们小区门口便利店老板也说过,晚上常有穿着校服的学生被社会上的人接走。问他怎么不管,他苦笑说:“人家说是亲戚来接,我能说啥?”但每次看到“韩城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种帖子,我就会想起他说的那些画面。
现在的小孩早熟得很,网上什么都能接触到。有些平台审核不严,这类信息删了又发,像打地鼠似的。我试过举报,可人家换个马甲又来了,防不胜防。
这事光靠学校和家长盯着肯定不够。得让孩子们自己明白,那些打着“约见”旗号的人,有几个是真心想交朋友的?五百块钱背后,可能是影响一生的代价。
昨晚我又看到个新帖子,这次写的是“周末学习陪伴”,可内容里还是那句熟悉的“附近学生约见500元面议”。看来,这些人是铁了心要钻空子啊。
要是你身边有学生朋友,不妨多提醒两句。有些钱不能赚,有些人不能见,有些约,永远都不该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