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顺火车站150快餐,安顺车站快餐150元
每次路过安顺火车站,总能看到出站口旁边矮墙上用粉笔写的几个大字"150快餐",旁边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箭头。这招牌简单得有点过分,可偏偏就让人忍不住琢磨:这到底卖的啥?
那天我拖着行李箱在站前广场转悠,瞅见个穿着褪色工装的大叔正蹲在台阶上扒拉盒饭。他抹了把汗,指着那行粉笔字说:"就他家,分量实在。"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,都说火车站周边是宰客重灾区,这150块钱的快餐到底值不值?
巷子里的烟火气
顺着箭头拐进小巷,七八家小饭馆挤作一团。最里头那家挂着"便民快餐"的招牌,门口大锅里炖着酸汤鱼,香味直往鼻子里钻。老板娘正麻利地给外卖打包,随口念叨:"今天送了叁趟车站值班室。"
我凑近看价目表,醒目的"安顺火车站150快餐"下面,居然列着七八个菜名。腊肉炒蕨菜、酸汤鱼片、青椒土鸡汤...这哪是快餐,分明是桌家常宴。掌勺的老师傅在灶台前忙活,锅铲碰得铛铛响:"跑车的师傅们辛苦,得让他们吃口热乎的。"
正说着,两个穿制服的乘务员熟门熟路地走进来。高个儿的那位径直走向冰柜:"老规矩,两份安顺车站快餐150元套餐。"他们拆开包装时我瞥了眼,除了主菜还有两份小炒,米饭装得冒尖。
150元背后的讲究
趁着等菜的工夫,我跟老师傅搭话。他掀开蒸笼给我看,里面是切成薄片的腊肉:"本地黑毛猪,用松枝熏足两个月。"又指着墙角的土陶罐说,"酸汤要发酵满九十天才够味。"
这时门外传来货车倒车的提示音,老师傅探头喊道:"王师傅,今天的糟辣椒炒牛肉给你留着呢!"转头跟我解释,"这些跑长途的,就惦记这口家乡味。"
难怪价目表旁边还贴着手写的便条:可提前两小时电话订餐。很多司机算着到站时间,刚停稳就能吃上现炒的菜。这安顺火车站150快餐,倒成了奔波路上的暖心驿站。
见我盯着价格看,老板娘边擦桌子边念叨:"现在猪肉涨价,我们腊肉分量都没减过。"她翻出手机里的照片给我看,去年疫情期间他们往隔离点送餐的记录,"那会儿都不容易,但饭菜质量不能掉链子。"
临走时我买了份套餐,沉甸甸的餐盒拿在手里发烫。转身看见新来的旅客正对着粉笔字犹豫,就像半小时前的我。突然理解为什么招牌写得这么简陋——真正的好味道,从来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广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