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江做大活的地方,潜江大型工程所在地
刚到潜江那会儿,朋友说要带我去看潜江做大活的地方,我还纳闷啥叫“大活”。等车子开到城东那片工地,好家伙,这才明白什么叫阵仗。
塔吊像钢铁森林似的立着,重型卡车排着队进出,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在脚手架上忙活。站在观景台上往下看,整个场面那叫一个壮观。这和咱们平时在小区里看见装修敲敲打打完全不是一码事,这里是实打实的大家伙。
钢筋水泥里的门道
工地负责人老张是个实在人,他指着远处说:“你看那边正在打地基的,将来是新材料产业园。光这一块地,钢筋用量就够盖叁十栋住宅楼。”我听着直咂舌,这规模确实配得上潜江大型工程所在地这个名号。
老张接着聊起来,说这种大工程和家里装修完全两码事。打个比方,家里铺地砖留个缝,最多就是不好看;在这儿要是测量差个几厘米,后面设备都安装不上。所以每个环节都得反复核对,那认真劲儿,比咱们做数学题还仔细。
“这活儿急不得,”老张掏出口袋里的小本子,“每天干什么,干到什么程度,那都是卡着点的。提前了不行,耽误了更不行。”他这么一说,我倒是想起个事儿,这不就跟做饭一个理吗?火候不到菜不熟,火候过了菜就糊了。
大活背后的小细节
在工地上转悠的时候,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。工人们休息时,叁叁两两聚在一起,不是玩手机,而是在那比划着讨论活儿该怎么干。有个老师傅拿着粉笔在地上画图,给几个年轻人讲解施工要点。
这种场景挺打动人的。你说这么大个工程,说到底还是靠这些人一点一点干出来的。他们聊的那些专业术语我听不太懂,但那种认真劲儿是装不出来的。
老张说,这些老师傅都是宝,经验比图纸还管用。有时候图纸上看不出来的问题,他们到现场一走,就知道该怎么调整。这话让我想起老家木匠爷爷,他干活从来不用尺子,全凭眼力,做出来的家具照样严丝合缝。
说到潜江做大活的地方,我原来以为就是机械轰鸣、尘土飞扬,亲眼见了才知道,这里头有大学问。怎么安排工序,怎么调配人员,怎么控制进度,哪一样都不是简单事。
站在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上,我突然觉得,这座城市的未来,就在这一砖一瓦中慢慢成型。虽然现在看着还都是钢筋水泥,但已经在想象它建成后会是什么样子了。那种感觉,就像看着自家孩子一天天长大,既期待又欣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