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兴火车站小巷子,邻近火车站的小街
东兴火车站旁的那条小街
每次从东兴火车站出来,我总会绕到旁边那条小街走走。这条藏在车站身后的小巷子,就像个不愿打扰主路的安静邻居,默默守在那儿。
巷口那家开了二十多年的报刊亭,老板总是坐在藤椅上看报纸。有次我问他生意怎么样,他推了推老花镜说:“现在买报纸的少了,不过等车的人还是会来买瓶水。”他身后的冰柜嗡嗡响着,像是在附和。
再往里走,地面铺着老式水泥砖,有些地方被磨得发亮。阳光从两侧屋檐的缝隙漏下来,把影子切成细长条。修鞋匠老陈的摊子就在转角,他在这儿摆了十五年。“火车站人来人往,总有人鞋跟突然坏了。”他边说边给一只高跟鞋换跟,锤子敲打的声音清脆悦耳。
巷子里藏着家旧书店,书架都快顶到天花板了。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把父亲经营多年的书店接了过来。“很多人坐火车前会来淘两本书,”他指着门口那筐五元一本的二手书,“他们说车厢里太吵,需要点文字让人静下来。”
傍晚时分,小街最热闹。附近居民下班路过,会停下来买点菜。卖豆腐的阿婆认识每个老顾客,知道张阿姨家喜欢嫩豆腐,李大爷家要做麻婆豆腐得要老豆腐。她的叁轮车前总是飘着豆香味,和隔壁水果摊的甜味混在一起。
对了,街尾那家小吃店,蒸笼永远冒着白气。老板娘记得熟客的口味——“王哥还是猪肉大葱馅多加醋?”这种默契,是长年累月相处来的。坐在简陋的塑料凳上吃包子,能听见火车站隐约的广播声,却感受不到那边的匆忙。
住在巷子里的刘老师说,他小时候这条街就这么宽。“变了,又好像没变。”他傍晚常在巷口下棋,“新车站建好后,这条小街反而成了闹中取静的地方。”
偶尔会有迷路的游客闯进来,好奇地张望。他们举着手机导航,一脸困惑,然后被某家小店吸引,索性坐下来歇歇脚。这条小街就像个意外的中转站,让匆忙的旅程多了一段插曲。
夜深了,报刊亭收了帆布篷,修鞋匠收拾好工具箱。只有那盏老街灯还亮着,等着明天第一批从火车站出来的人。这条邻近火车站的小街,明天还会继续它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