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勒100元3小时约,弥勒百元叁小时约
最近在朋友间聊天,总听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说法,叫“弥勒100元3小时约”。一开始我还纳闷,这是什么新出的团购套餐还是旅游项目?后来才搞明白,原来大家说的是去弥勒寺那边放松的事儿。
说起来,弥勒这地方确实有点意思。不是那种人挤人的热门景点,但偏偏有种让人待着就不想走的舒服劲儿。我上周就亲自去体验了一把所谓的“弥勒百元叁小时约”。
百元能买到什么
你可能会想,现在一百块钱能干啥?吃顿像样的饭都不太够。但在弥勒这边,还真能让你舒舒服服待上小半天。我那天是下午两点多到的,先在寺外的老街逛了逛,然后找个茶摊坐下。老板娘很热情,十块钱一壶的本地茶,能喝上好一阵子。
坐在竹椅上,看着街上慢悠悠走过的行人,偶尔有挑着担子卖水果的老乡经过。时间好像突然就慢下来了,这种感觉,在城市里真是难得。我想,这就是大家说的“弥勒100元3小时约”的精髓吧——花点小钱,买回属于自己的时间。
喝完茶,在寺里转了一圈。不是烧香拜佛的那种赶场子,就是随意走走停停。看到有个老爷爷在廊下写字,地上铺着报纸,用毛笔蘸水写着古诗。旁边围了两叁个人,安安静静地看着。这种场景,让人心里特别踏实。
差不多五点左右,我在寺门外的小店吃了碗豆花米线,才花了八块钱。味道说不上多惊艳,但坐在小凳子上,看着夕阳把寺庙的屋檐染成金色,那种感觉,真的很难用语言形容。
为什么是叁个小时
可能有人会问,为什么偏偏是叁个小时?我琢磨着,太短了不过瘾,太长了又可能觉得无聊。叁个小时刚刚好,够你从城市的喧嚣中抽离出来,又不会耽误别的事儿。
那天我还碰到个本地的阿姨,她说她每周都会来这边坐坐。“不像你们年轻人要去网红店打卡,我们就是图个清静。”她笑着说,“花不了几个钱,但这一下午的心情都是好的。”
想想也是,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,我们好像总是在赶时间。赶地铁、赶诲别补诲濒颈苍别、赶着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。能主动给自己安排叁个小时的慢生活,反而成了奢侈的事。
回程的路上,我算了下开销:来回车费二十,喝茶十块,吃米线八块,还在路边摊买了点手工糖,总共花了不到六十。别说一百块了,这比在商场里喝杯咖啡还便宜。但获得的放松感,却是完全不同的。
其实类似的“弥勒百元叁小时约”在不同的城市应该都有,只是形式可能不太一样。关键不是花了多少钱,而是在这段时间里,你能不能真正地放慢脚步,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。有时候,最简单的享受,反而最让人难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