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勒微信500快餐人到付款,微信快餐500人到付款弥勒
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。前两天在小区电梯里,我又看见那个贴了撕、撕了又贴的小广告,白底红字特别扎眼——"弥勒微信500快餐人到付款"。这广告语跟绕口令似的,在我脑子里转了好几天。
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这行字的时候,我愣是琢磨了半天。你说现在这生意做的,连吃个饭都能玩出这么多花样。微信上订餐不新鲜,可这"人到付款"四个字,总觉得哪里怪怪的。是送餐的人到了再付款?还是得人到了地方才给钱?我这心里直嘀咕。
这顿饭到底怎么吃
我有个朋友老李,上礼拜还真试了一把。他跟我说,就是在微信上搜到个叫"微信快餐500人到付款弥勒"的账号,头像是个笑呵呵的弥勒佛。点了两份炒饭,对方直接发来个位置定位,说到了再扫码付钱。
老李说到那儿一看,就是个普通居民楼的一楼,连个招牌都没有。开门的是个中年大叔,厨房里飘出来饭香倒是挺正宗。两份炒饭加个汤,一共叁十六,味道居然还不错。"就是这交易方式吧,"老李咂咂嘴,"总觉得跟做地下工作似的。"
我现在走在弥勒街上,总觉得满大街都藏着这种神秘小店。你说他们为啥不正经开个门店呢?是租金太贵,还是就喜欢这种神神秘秘的调调?这微信快餐500人到付款的模式,倒是给不少会做饭但没钱租店面的人指了条路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交易方式确实让人心里不踏实。你永远不知道门后面等着的是香喷喷的饭菜,还是别的什么。我寻思着,要是能有个折中的法子就好了——既保留这种便利,又能让大家吃得放心。
现在的人啊,真是越来越会折腾了。连吃个快餐都能想出这么多门道,也不知道是该佩服他们的创意,还是该担心这其中的风险。反正我到现在还没敢试,主要是心里那个坎过不去——万一人到了,付款了,饭菜不对版,我找谁说理去?
倒是老李,自从那次尝到甜头后,成了那家的常客。他说现在都跟老板混熟了,偶尔还能预定几个硬菜。"就是这微信快餐500人到付款的规矩一直没变,"老李说,"老板说这样省事,不用开发票,不用对账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"
这么一想,这种交易方式能在弥勒这个地方流行起来,肯定有它的道理。可能是够简单,够直接,够符合现在年轻人怕麻烦的性子。但长远来看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少了那份踏实?少了那种明明白白消费的安心?我也说不好。
现在每次路过那些看似普通的居民楼,我都会多看几眼。没准儿哪扇门的后面,就藏着个微信快餐500人到付款的小厨房,正热热闹闹地炒着菜呢。这城市的生活,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