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海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,附近的人如何辨别真假
最近和朋友聊天,发现不少琼海本地人都有个共同的疑惑——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功能,刷到一些头像靓丽、动态频繁的账号时,心里总会犯嘀咕:这到底是普通网友,还是来做生意的?
说实话,这种困惑太正常了。毕竟网络世界虚虚实实,谁都不想平白无故惹上麻烦。今天咱们就聊聊,怎么从日常使用的角度,辨别这些账号的真实性质。
观察动态里的蛛丝马迹
首先可以看看他们的朋友圈。普通用户的生活动态会比较杂,今天晒老爸茶,明天发万泉河风景,内容很随性。而有些账号的朋友圈就显得特别“专注”,要么全是精致自拍,要么反复出现某些特定场所的图片,配文也模棱两可。要是连续刷到好几条内容风格高度相似,却几乎看不到生活细节的,那就得留个心眼了。
另外啊,普通琼海人发动态没那么规律。反倒是另一些账号更新特别勤快,就像上班打卡似的,而且总在固定时间段发类似的内容。这种过于规律的节奏,不太像普通网友随性的社交习惯。
从聊天方式找线索
要是主动打招呼,对方的回应也很能说明问题。普通琼海网友聊天比较随和,可能会问问你是哪个镇的,聊聊博鳌最近的天气。但如果是带着目的来的,往往没聊几句就会把话题往特定方向引,或者频繁提到“放松”“安排”这类词。
我有个在嘉积镇开奶茶店的朋友说过个事儿。有次他试探着问对方是不是在做微商,结果人家立马发来一长串服务项目和价格表,这反应速度快得让人措手不及。
个人资料里的门道
微信昵称和个性签名也藏着不少信息。普通用户的昵称比较随意,有的是本地方言梗,有的是自己喜欢的歌词。但有些账号的昵称就特别直白,要么带着明显的暗示词语,要么用特殊符号突出某个关键词。
个性签名也是这样。正常用户可能写句励志鸡汤,或者干脆空着。但有些账号的签名写得云里雾里,既不说自己做什么工作,也不提生活爱好,反而强调“懂的自然懂”“夜聊勿扰”这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。
其实在琼海这样生活节奏舒缓的小城,真实用户的社交状态都很放松。大家用附近的人功能,无非是想认识些同城朋友,交流下哪家清补凉好吃,或者约人去潭门码头散步。要是遇到目的性特别强的账号,保持警惕总没错。
网络社交嘛,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。下次再刷到让人起疑的账号,不妨多看看他们的动态规律、聊天方式和资料细节。毕竟在咱们琼海这么宜居的地方,交朋友本该是件轻松愉快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