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鞍山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马鞍山品茶大选海选工作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32:15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城南老街区,发现巷子口新开了两家挺特别的店铺——马鞍山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和马鞍山品茶大选海选工作坊。说实在的,这名字乍一听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,又是喝茶又是大选的,莫非现在连喝茶都要搞竞选了?

抱着好奇心推开门,满屋子茶香就扑鼻而来。穿着青布衫的茶艺师正在给客人演示凤凰单丛的冲泡手法,嘴里说着"茶汤如琥珀,入口似春风"。旁边墙上挂着毛笔写的茶叶品鉴流程,原来所谓的"海选"是指从二十多种茶样里筛选出口感最佳的几款,"大选"则是让客人们投票选出当日茶王。这创意倒是新鲜,把传统茶文化和互动体验揉在了一块儿。

茶叶里的门道

主理人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,他说现在年轻人总觉得喝茶是老派作风,其实茶叶里头藏着不少乐趣。他随手拈起一撮金骏眉:"你看这茶条索紧结,金毫显露,像不像待展的画卷?"接着又指向旁边的紫砂壶:"每把壶养久了都会记住茶味,这才是真正的'以壶会友'。"

工作室最近在办武夷岩茶专场,那些标注着"马鞍山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"的茶罐排成了长龙。有个戴眼镜的姑娘正对着茶样本写写画画,她说这是第叁次来参加品鉴会,现在已经能分辨出正岩茶和外山茶的区别了。"刚开始觉得所有红茶都一个味儿,现在连水仙和肉桂的岩韵都能喝出不同。"

转角的工作坊更是热闹,七八个茶友围坐在原木茶台前,有人捧着建盏端详茶沫,有人对着光看茶汤清浊。穿藕荷色旗袍的茶艺姑娘轻声提醒:"这泡茶水温要控制在95度,注水时得沿着杯壁慢转。"玻璃壶里的茶叶缓缓舒展,确实像极了花开的过程。

记得有次遇上安溪铁观音专场,两位老茶客为着哪种香型更地道讨论得兴致勃勃。穿唐装的那位坚持传统浓香型才有观音韵,年轻人却觉得现代工艺的清香型更鲜爽。最后两人互相尝了对方的茶,居然都认可了"适口为珍"的道理。

现在周末经常能看到父母带着孩子来体验茶道,小朋友们学着用茶则取茶,用茶针通壶嘴。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认真地说:"我觉得白毫银针喝起来像棉花糖。"童言无忌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。这种场景让人恍惚觉得,茶香里飘着的不仅是滋味,还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情。

前两天路过时发现他们在办茉莉花茶制作体验,竹筛里铺着待窨制的茶坯,新鲜茉莉花堆得像小雪丘。参与活动的李阿姨边说边演示:"这窨花工序讲究'茶引花香,花增茶味',夜里还得起来翻堆。"她手上动作不停,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得意。

暮色渐浓时,工作室亮起暖黄的灯笼。透过木格窗能看到茶香袅袅中的人影绰绰,偶尔传来叁弦琴的叮咚声。或许这就是传统与现代奇妙的相遇方式——在茶盏相碰的清脆声响里,在唇齿留香的余韵中,悄悄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茶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