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云港火车站200一次快餐,附近快捷餐饮200元服务
站前广场的偶然发现
那天下午四点多,我刚从连云港火车站出来,拖着行李箱在站前广场找地方歇脚。连续坐了六个小时高铁,整个人都快散架了。这时候,旁边有位中年大哥正冲着手机那头说:“就在出站口往左拐,红色招牌那家,对,就是200一次快餐那个地方。”他声音不小,我无意间听得清清楚楚。
说者无心听者有意。我心里犯嘀咕,这“200一次快餐”到底是啥?要说普通快餐,这价格确实高了点。可看那位大哥说话时挺自然的,倒像是常客之间在分享信息。正好我也饿了,干脆顺着他说的地方去瞧瞧。
拐过弯,果然看到个挺醒目的红色招牌。店里装修得还挺干净,不像有些火车站旁边的餐馆那么油腻。我推门进去,空调凉风扑面而来,瞬间把夏天的闷热挡在了外面。
老板娘四十来岁,见我进门就热情地招呼:“帅哥几位?我们这儿有套餐也可以单点。”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随口问了句:“听说你们这儿有200的套餐?”
“对喽!”老板娘眼睛一亮,“这是我们最近推出的特色服务,200元一位,包您满意。”
我心里更好奇了,这价格在火车站周边确实不算便宜。等餐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,发现来这儿吃饭的什么人都有——有拉着行李箱的游客,也有穿着衬衫的商务人士,甚至还有几个看起来像是本地居民。
物有所值的用餐体验
等餐品上桌,我才明白这200元花在了哪里。首先分量是真足,一个红烧黄鱼,一个蒜蓉大虾,还有个清炒时蔬,外加一碗海鲜汤和米饭。最让我惊喜的是,老板娘还送了份水果拼盘。
尝了口黄鱼,新鲜度出乎意料。能在火车站旁边吃到这么地道的海鲜,确实难得。老板娘路过时看我吃得香,就多聊了两句:“我们这的海鲜都是当天从渔港直运的,虽然价格比普通快餐贵点,但品质绝对有保证。”
正吃着,隔壁桌来了位熟客,看样子是经常出差的人。他跟老板娘打招呼时说:“老规矩,还是你们这儿的附近快捷餐饮200元服务,吃完我得赶七点的火车。”
这句话让我突然想明白了。原来这种定价,瞄准的就是我们这些赶时间的旅客。在火车站这种地方,时间比什么都宝贵。能快速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,多花点钱也值了。
而且我发现,他们上菜速度特别快。从我点单到所有菜上齐,也就十来分钟。这对赶火车的人来说太重要了,谁都不想因为吃饭误了车。
结账的时候,我跟老板娘开玩笑:“你们这价格都快赶上大饭店了。”她笑着解释:“我们用的食材都是新鲜的,厨师也是特意请来的。虽然价格高了点,但绝对物超所值。”
车站周边的消费生态
走出餐馆,我在火车站周边转了转。这才发现,像这种定位的餐饮店还真不少。有标价188元的商务套餐,也有198元的特色简餐。看来在交通枢纽做餐饮,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分层。
想想也是,现在大家出行,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了。既想快,又不想将就。这种需求在火车站这种特殊场所显得格外突出。普通的快餐虽然便宜,但品质确实难以保证。而真正的高档餐厅,又不太会开在火车站旁边。
这种200元左右的定价,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。它比普通快餐贵,但比正规餐厅便宜,同时保证了出餐速度和食材质量。可以说精准抓住了特定人群的消费心理。
我注意到,这些店都很注重效率。点单、备菜、上菜、结账,每个环节都经过优化。有的甚至还提供提前订餐服务,客人下车就能直接吃上热乎饭菜。
这种经营思路确实聪明。火车站每天客流量那么大,只要能把口碑做起来,根本不愁客源。就像我偶遇的这家店,虽然价格不菲,但生意确实红火。
回程的时候,我又特意去了那家店。这次是晚上八点多,店里依然坐满了人。看来,这种定位精准的餐饮服务,确实满足了很多旅客的真实需求。
坐在返程的列车上,我还在想这个现象。或许这就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吧。每个人在旅途中都有自己的选择,而火车站周边的商家,正在用各种方式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