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骅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邻近地区低价情感故事
黄骅港的晚风带着咸腥味,老陈蹲在码头边的水泥墩上,手里的烟一明一暗。他望着远处渔船上晃动的灯火,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只要五百块彩礼的姑娘。
那时他在渔市帮工,隔壁摊位的阿娟总把最新鲜的梭子蟹留给他。有回他中暑昏倒,醒来时看见阿娟攥着湿毛巾,眼睛红得像初春的桃苞。"你要是出事,我找谁帮忙搬泡沫箱去?"她嘴上埋怨,手却把他汗湿的领口理了又理。
五百块能买什么
现在五百块不够在海鲜酒楼点只象拔蚌,却是当年娶阿娟的全部花费。她爹把红布包着的钞票推回来:"孩子乐意就行,这钱拿去添置新棉被。"老陈至今记得那沓钱被海风卷起边角的样子,像群灰扑扑的海鸟。
可棉被还没焐热,阿娟就跟着跑远洋运输的亲戚去了南方。最初半年还有信来,说鞋厂流水线亮如白昼,加班费够买半扇猪后腿。后来地址变成某栋写字楼,再后来只剩年关时一句"忙,不回了"。
码头上年轻人在议论新开的婚恋中介,玻璃门上贴满成功案例。"见面礼都要叁千八起步咯。"有人啐着瓜子壳笑。老陈把烟头摁灭在铁缆绳的螺纹里,心想现在这五百块钱的爱情,大概只够买束玫瑰花,在情人节当晚凋零。
不过故事总有例外。镇东头修船的李师傅,去年用五百块给瘫痪的老伴买了台二手收音机。当戏曲声飘出漏雨的瓦房时,邻居看见他蹲在墙角抹眼泪——叁十年前他出海遇险,妻子就是卖了嫁妆戒指才凑够搜救队的油钱。
潮水开始涨了,浪头扑打着礁石上的牡蛎壳。老陈起身拍拍裤腿,突然听见有人喊他小名。转身时差点崴了脚——阿娟提着行李袋站在路灯下,发梢还沾着南方的水汽。"离婚了,"她把塑料袋递过来,"给你带了黄骅买不到的鲜虾饺。"
塑料袋勒出红痕的手腕上,戴着当年他送的海螺手链。五百块早就不值钱了,可有些东西还在时间里闪着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