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春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邻近街巷游玩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2:26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下午路过长春车站,忽然想起朋友提过站台后身藏着几条老巷子。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干脆拐进去转转。这一拐可好,差点错过晚饭时间——谁能想到火车站边上还藏着这么个慢悠悠的小天地呢?

穿过嘈杂的站前广场,往西走个两百米,喧闹声就像被掐断了电源。青灰色墙砖爬着些斑驳的痕迹,阳光从老槐树的叶缝里漏下来,在石板路上晃成碎金子。有个大爷坐在马扎上听收音机,咿咿呀呀的京剧唱腔混着煎饼果子的香气,倒比空调房还让人舒坦。

巷口飘来的童年滋味

刚过转角就闻见糖炒栗子的焦香,那家开了十多年的炒货铺子,老板娘还认得我小学同学。“那丫头去年抱娃娃回来,还专门绕到我这买了两斤呢。”她边说边往纸袋里多塞了把瓜子。往前走几步,玻璃柜里摆着刚出锅的雪衣豆沙,老师傅用长筷子轻轻翻动,白胖的团子在油花里打转,让人想起小时候考满分才能吃的奖励。

最惊喜的是发现了个做糖画的手艺人。小朋友们围成圈,看老爷爷舀起琥珀色的糖浆,手腕抖几下就变出蝴蝶、金龙。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非要订制“艾莎公主”,老人推推老花镜笑了:“爷爷试试看,不行给你改个凤凰好不好?”这场景让人忍不住摸手机,结果发现巷子太窄,信号倒是格外的满。

藏在晾衣绳下的旧书店

再往里走差点错过那家旧书店——门脸被横跨巷子的晾衣绳挡了大半。店主是戴眼镜的退休教师,正在整理一九八五年的《大众电影》。随手翻开本长春老影集,黑白照片里五十年代的长春车站站前广场,有轨电车叮叮当当驶过,与如今智能手机导航的游客形成奇妙的对照。

“附近街坊都爱来我这找绝版书。”他指着墙角的藤椅,“常有个老太太来翻菜谱,说年轻时在铁路食堂工作,现在想复原当年的溜肉段。”临走时买了本《长春民俗札记》,封底还盖着“铁路俱乐部藏书”的蓝戳,这大概算是意外收获。

暮色渐浓时,巷尾传来手风琴声。几个年轻人坐在五金店门口的台阶上排练,谱架是用废水管焊接的。他们翻弹着《喀秋莎》,对面阳台的老太太跟着哼唱,晾晒的床单在晚风里飘成帆。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特意来长春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——在这些被时代快车掠过的小巷里,藏着比景区更鲜活的城市脉搏。

路灯次第亮起,巷口麻辣烫的雾气蒸腾起来。拖着行李箱的新客站在巷子张望,像在确认导航是否出错。其实哪用找什么攻略,随便选个巷口钻进去,那些挂着棉布门帘的裁缝铺、飘出焊锡味的修理摊、摆着塑料假花的理发店,随便哪个角落都能让你停下脚步。下次要是碰见我在巷子里和修鞋师傅下象棋,可别奇怪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