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山小巷子玩辩辩快餐,白山胡同辩辩快餐体验
那天下午,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柏油路上,我拐进了那条熟悉的巷子。说熟悉,其实也就来过两叁回,每次都是冲着那家藏在巷子深处的小店。朋友老早就跟我提过,说这儿有个做白山辩辩快餐的地儿,味道挺特别。
巷子不宽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墙皮斑驳,却透着生活气息。几个老人坐在马扎上闲聊,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戏。往里走个百来米,就能看见那家小店——门脸不大,红底白字的招牌倒是醒目。
那碗热腾腾的快餐
推门进去,老板娘正麻利地收拾着桌子。见是我,她笑着点点头:“老样子?”我应了一声,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。店里就四张桌子,却收拾得干干净净。墙上贴着几张泛黄的菜品照片,最显眼的位置写着“白山小巷子特色辩辩快餐”。
等待的工夫,我打量着这家小店。说实话,这儿跟那些装修精致的连锁店没法比,但就是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。厨房是半开放式的,能看见厨师颠勺的动作,锅里冒出的热气带着香味直往鼻子里钻。
“来咯!”老板娘端上来一个大碗,热气腾腾的。米饭上铺着刚炒好的菜,酱汁正慢慢渗下去。我先夹了块肉尝尝,嗯,还是那个味儿——咸淡适中,带着点儿锅气,吃下去胃里暖暖的。这种白山辩辩快餐,谈不上多精致,但就是让人觉得踏实。
正吃着,隔壁桌来了对老夫妻,看样子是常客。老爷子一进门就念叨:“这天儿,就想这口热乎的。”老板娘熟络地跟他们搭着话,手上动作一点没慢。我看着这场景,忽然觉得,这条巷子里的这份简单,反倒比那些大饭店来得实在。
价格也实在。这么一大碗,有肉有菜,才二十出头。现在随便点个外卖,动不动就叁四十,味道还不如这儿的地道。难怪街坊邻居都爱来这儿解决一顿饭。
不过要说缺点,也不是没有。店确实小了点儿,饭点的时候经常得等位。而且菜单上的花样不多,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样。可奇怪的是,就这么几样菜,愣是让人吃不腻。可能这就是他们说的“家常味”吧,说不清哪里特别,但就是别处模仿不来。
临走时,我又回头看了眼这家小店。夕阳正好斜照在招牌上,“白山辩辩快餐”那几个字显得格外清晰。这条普普通通的小巷,这家简简单单的小店,却藏着城里最难找的东西——那种让人安心的、实实在在的生活味儿。
走出巷口,街上的车流声又涌了过来。刚才在巷子里的那片刻宁静,就像做了个短暂的梦。我在想,明天要不要再来一趟,试试他们家的另一道招牌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