醴陵耍女娃,醴陵女儿节风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5:19:06 来源:原创内容

醴陵这座湘东小城,每逢农历叁月叁,空气里就开始飘起甜酒和花香的混合气息。老街上扎彩灯的师傅一边往竹架上糊红纸,一边对路过的小丫头打趣:"今年耍女娃的队首准是你咯!"女孩捂嘴笑着跑开,发梢扬起的风带落了几片紫藤花。

瓷都女儿的巧手匠心

要说这"耍女娃"的习俗,倒和醴陵的瓷业渊源颇深。早年间窑工家里生了女娃,满月时要用釉下五彩瓷片串成平安锁。后来不知哪个机灵鬼提议,不如让姑娘们自个儿设计瓷佩样式,这才渐渐演变成每年女儿节的比巧大会。你如今在青石巷里瞧见的那些瓷风铃,叮叮当当响得人心痒,可都是往届"耍女娃"得主的手笔。

记得去年在状元街看热闹,有个绾着双螺髻的姑娘,现场用指甲在瓷胚上划出连绵的渌水纹。旁边端着茶缸的大爷看得入神,竟把烟灰抖在了裤腿上:"这手法,比她太奶奶当年在永和瓷庄画胚还灵光!"人群里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。

老街巷的流光溢彩

暮色四合时分才是最动人的光景。姑娘们提着自制的釉彩灯笼从四方井巷口转出来,琉璃盏里的烛火把青石板映得像流动的星河。有个穿苎麻裙的少女特意在灯罩上烧制了蜂窝状气孔,光斑洒在墙垣时,竟幻化出千百只振翅的蓝蝴蝶。夜市摊主们都默契地调暗电灯,任这些手工光影在瓦檐间追逐嬉闹。

转角茶楼二楼忽然传来清脆的瓷磬声——这是要开始对歌了。穿月白上衣的姑娘指尖轻抚瓷碗边沿,哼起的采茶调带着釉料般的温润:"叁月渌江春水涨哟,妹娃烧瓷等月明..."对面穿湘妃色襦裙的立即接上:"窑火映得笑脸红嘞,金边勾勒彩云轻..."即兴编词的功力惹得围观的老茶客直拍大腿:"这比电视里的选秀节目有味道多啦!"

手工作品市集向来是年轻人们最爱逛的角落。有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摆出用碎瓷片拼贴的胸针,孔雀尾羽的纹路居然是用钧红釉碎片复原的。"都是开窑淘汰的次品,"她捻起一片冰裂纹瓷片对着灯光,"但裂痕里能看见不一样的星空呢。"几个外国游客蹲在摊前挑选了半晌,最后每人都买了叁五件,说是要带回柏林当艺术品收藏。

夜深时节的场景反倒最让人动容。母亲们拎着备用的绣花鞋守在巷口,看见自家女儿提着晃悠悠的灯笼归来,赶忙上前接过快要熄灭的烛台。六十多岁的陈阿姨指着女儿裙摆沾的瓷泥笑道:"这丫头非要用古法配釉,在窑厂守了整叁天。"月光洒在姑娘疲倦却发亮的眼睛里,倒比任何奖牌都来得珍贵。

河灯顺渌江水飘远时,我听见两个梳妇人髻的阿姨在枫杨树下闲聊。"记得我们那届还要比赛拉胚呢,"穿香云纱的那位指着对岸,"现在姑娘们玩的新花样,咱年轻时想都不敢想。"她的同伴忽然轻笑:"当年你烧的那对瓷鸳鸯,现在还在我家博古架上放着呢。"水面上星星点点的灯火颤了颤,像被这悄悄话惊动的萤火虫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