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南50元一次女农民工哪里找,附近50元女农民工在哪找
这几天老有人在问,山南那边5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底上哪儿找?说实在的,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我也愣了一下。这年头五十块钱能干啥?吃碗面加个蛋都要十五块了,更别说找人干活。
去年夏天我去山南办事,在劳务市场门口真遇见过举着牌子等活干的农民工姐妹。有个大姐蹲在树荫底下,牌子上就写“零工50元”。我凑过去聊了两句,她说早上五点半就来了,等到晌午还没接到活。问为啥定这个价,她搓着开裂的手掌说:“多了没人雇,少了划不来。”
劳务市场的现实光景
后来我常往劳务市场跑,发现这价码确实有讲究。刚入行的姐妹往往不敢开高价,五十六十的都有。有经验的会主动说“看活儿定价”,通下水道、搬家这些力气活能要到一百。但碰上农忙季节,工地急招小工,日结两百的活儿也常见。
记得有个从黔东南来的妹子,她说最初在餐馆端盘子,听说当女农民工日结现钱才转的行。现在专门给新装修的房子做开荒保洁,工具自备,口罩手套都是自己买。算下来每天刨去饭钱车费,能落袋的也就百来块。
所以真要找附近50元女农民工,赶早去城郊结合部的劳务市场准没错。天蒙蒙亮时人最多,包工头开着面包车来挑人,双方谈拢就上车走。也有些固定蹲点的,比如建材城后巷、新建小区门口,这些地方容易接到零散活计。
现在手机方便了,她们也学会在同城群发消息。不过很多大姐不太会用智能机,还是习惯守在老地方。有回见个四十来岁的大姐,智能手机是她女儿淘汰的,只会接电话和看微信红包。
说到价格,其实很多女农民工早就不止这个数了。贴瓷砖、刮腻子这些技术活,没两百一天根本请不到人。但有些老人怕没活接,还是守着老价钱。有雇主想多给二十,她们反倒不好意思,非要帮着多干点零碎活。
下次你们路过劳务市场,不妨多看两眼。那些坐在工具箱上等活儿的妇女,可能正盘算着孩子下学期的学费。她们手机里存着包工头的电话,但更盼着能接到长期的活。毕竟天天蹲市场,风吹日晒的实在煎熬。
最近建材涨价,装修活少了不少。有个大姐跟我说,现在改去物流园搬快递,按件计费虽然累,但至少天天有进账。问她为啥不涨价,她苦笑着说:“都是老主顾,抹不开面儿。”
其实要说山南50元一次女农民工哪里找,不如问问为啥还是这个价。这些年啥都在涨,唯独她们的工钱涨得最慢。或许在有些人眼里,她们的劳动就值这个数吧。
昨天路过菜市场,看见个熟悉的背影正在卸白菜。叁轮车上堆得小山高,她一趟趟往店里搬。走近认出是劳务市场常蹲活的那个短发大姐,棉袄后背汗湿了一大片。她抬头看见我,咧嘴笑了笑,又继续弯腰扛起麻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