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州哪有小粉灯一条街,高州小粉灯地点在哪
高州夜里的那抹暖光
前几天和老友喝茶,他突然凑过来压低声音问我:"你说,高州哪有小粉灯一条街啊?"我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,这话匣子一开,倒让我想起不少事。
说起来,高州这座小城挺有意思。白天里菜市场的吆喝声、摩托车穿梭的嘈杂声、老街坊坐在树荫下摇扇聊天的景象,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市井画面。可一旦夜幕降临,某些巷弄里就会亮起朦朦胧胧的粉色灯光,像是给夜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
我有个跑夜车的表弟常跟我唠嗑,说半夜接单时偶尔会路过这些地方。大多是在老城区那些七拐八弯的巷子里,不是本地人根本摸不着门道。这些地方吧,外面看着普普通通,可一到晚上,门口挂着的粉红色灯罩就亮起来了,光线柔柔的,不算刺眼,但隔着老远就能看见。
对于高州小粉灯地点在哪这个问题,其实挺微妙的。你说它隐蔽吧,住的年头长的街坊都心里有数;你说它公开吧,又没人会明目张胆地指路。这种半明半暗的状态,反而成了小城里一种心照不宣的存在。
我记得有回半夜胃疼得厉害,去人民医院挂急诊,回来时司机专门绕了条近路。那是一条我白天常走的路,可深夜经过时完全变了样——几栋居民楼的一层,窗帘拉得严严实实,只有门檐下那圈粉红色的光晕,在夜色里格外显眼。司机师傅见怪不怪地说,这片的租户换得特别勤。
要说这些地方为什么总用粉红色的灯,这里面还真有点门道。粉红色的光不像白炽灯那么刺眼,又比黄光灯多了几分暧昧,在夜里既容易辨认,又不会太过张扬。这种分寸的拿捏,倒像是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挂着粉色灯光的场所,生意似乎并不总是那么稳定。有时某个地点热闹上一阵子,没过多久就又悄无声息了。可能是房东不愿意续租,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。所以今天打听的高州小粉灯地点在哪,过段时间再去,没准就已经换了地方。
有次和社区工作的朋友聊天,他提了一嘴,说这些场所其实挺让居委会头疼的。一方面吧,确实存在治安隐患,时不时会有居民投诉;另一方面,它们又像野草似的,清理了一处,隔段时间又在别处冒出来。
我在想,为什么总有人打听高州哪有小粉灯一条街呢?也许不只是出于好奇。对那些外来务工的、单身的男性来说,这些隐藏在巷弄深处的粉色灯光,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们在陌生城市里寻找慰藉的途径。虽然这种方式未必妥当,但确实反映了某种现实需求。
夜幕下的高州,就这样被分割成了两个世界。主街上灯火通明,商场、饭店、碍罢痴里人声鼎沸;而拐进那些不起眼的小巷,则是另一番景象——粉红色的灯光在夜色中静静绽放,见证着这座小城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。
其实每座城市都有这样的角落,它们存在于法律的灰色地带,游走在道德的边缘。就像老话说的,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阴影。而这些粉色灯光照耀的地方,或许就是高州这座城市在快速发展中,暂时还没能照亮的阴影角落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