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100米内学生约,附近学子相约
那天刷手机,不经意间看到“洛阳100米内学生约,附近学子相约”这个标题,心里忽然咯噔一下。这说的不就是我们学校周边的情况吗?作为一个在洛阳读了叁年书的老学长,对这个话题可太有感触了。
记得刚来大学那会儿,人生地不熟的,每天都只是在教室、食堂和宿舍之间叁点一线。后来才发现,原来以学校为圆心,一百米为半径画个圈,藏着这么多同龄人的小天地。
一百米内的奇妙相遇
我们学校西门出去,拐个弯就是一条小吃街。那里简直就是“附近学子相约”的热门地点。傍晚时分,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学生聚在那里,有的在奶茶店门口说说笑笑,有的在书店里并肩翻着参考书。这种不约而同的相遇,慢慢就成了习惯。
我就是在那里认识了现在的好哥们小李。那天我们同时伸手去拿书架上最后一本《建筑结构力学》,相视一笑之后,干脆一起拼单买了书。后来经常约着在那家书店见面,互相吐槽专业课有多难,聊聊最近看的电影。这种“洛阳100米内学生约”的情况,在我们这儿太常见了。
有时候想想也挺神奇的,明明住在同一栋宿舍楼,却要跑到校外这一百米的小天地里才能真正认识。可能这就是年轻人特有的社交方式吧,需要那么一点点恰到好处的距离感。
更多样的相约方式
除了线下见面,现在学生们“约”的方式也多了。学校里各种微信群、蚕蚕群,经常能看到“图书馆约自习”、“操场夜跑组队”这样的消息。上周我还看到有人在群里问:“有没有一起报名参加市里创意市集的?缺个会画画的搭档。”没过半小时就凑齐了一个五人小队。
这种“洛阳100米内学生约”已经从单纯的吃饭逛街,变成了学习、创业、兴趣相结合的多元互动。我们班的小王就是在一次羽毛球约战中,认识了现在一起做自媒体账号的搭档,他们的“洛阳大学生活指南”账号现在已经有好几万粉丝了。
说来也有意思,虽然大家整天抱着手机,但真正能让关系升温的,还是那一百米内的面对面交流。隔着屏幕聊再多,也不如在小店里一起吃碗烩面来得实在。
当然啦,这种“附近学子相约”也不是每次都那么顺利。我就有过好几次尴尬经历——约好了人结果记错店面,在两家奶茶店之间来回跑;或者是兴致勃勃地去参加读书会,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认真读了书……不过现在回想起来,这些反而成了大学生活中有趣的小插曲。
说到底,在洛阳这座城市里,大学生们在这一百米范围内形成的这种相约文化,已经成为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不像正式的社团活动那么拘谨,又比纯粹的网友见面多了一份安全感。就像是大学生活中的调味剂,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了些期待和惊喜。
现在的我,还是经常会出现在那条小吃街上。有时候是为了见朋友,有时候就单纯想去感受那种年轻人聚在一起的热闹氛围。看着学弟学妹们像我们当年一样,在这短短的一百米内相识、相聚,总觉得这就是大学生活最真实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