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尔多斯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茶饮小叙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4:59:54 来源:原创内容

沿着鄂尔多斯女子学院的白墙往西走,拐过那个总停着几辆共享单车的路口,后街的热闹便扑面而来。这里和校园里的宁静像是两个世界,小吃摊冒着热气,水果店飘着甜香,而在这一片烟火气里,最让我惦记的,还是那几家总飘着茶香的铺子。

推开那扇挂着风铃的玻璃门,铃铛叮咚一响,老板从茶海后抬起头,露出那种“你又来了”的笑容。不用多说什么,他自然开始温杯烫盏。我偏爱靠窗那个位置,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照进来,能把茶汤照得像琥珀一样透亮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第一次来纯属偶然。那天刚结束一场让人头昏脑胀的考试,只想找个地方躲清静。走着走着就到了后街,看见这家装修朴素的小店,推门进来就再没换过地方。老板说他和这条街上的很多店一样,都做的是熟客生意,“学生们来了又走,但茶一直在这儿”。

慢慢地,我也成了熟客之一。有时是独自来,带着没读完的书;有时和舍友一起,点一壶茶能聊上大半天。最惬意的是雨天,听着雨点敲打遮阳棚的声响,捧着刚沏好的热茶,那感觉比在宿舍窝着还要自在。隔壁桌常常坐着几个学姐,她们聊实习、聊考研,偶尔也会说起后街哪家店又换了招牌。

老板是个健谈的人,偶尔不忙了会过来坐坐,教我们怎么闻香、怎么看茶叶舒展。他说这条鄂尔多斯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地方虽小,却能见识到天南地北的茶。云南的普洱,福建的白茶,杭州的龙井,在他手里都能泡出最地道的滋味。

记得有个周末下午,店里人少,他心血来潮给我们泡了一道陈年普洱。那茶汤红浓透亮,入口却意外地柔和。“好茶就像好的日子,”他慢悠悠地说,“得慢慢品,急不得。”那天我们一直坐到夕阳西下,茶淡了又换,话却越聊越多。

其实想想,在校园后巷茶饮小叙这种事,最有意思的倒不全是茶的味道。更多的是那种脱离课堂的松弛感,是能自由呼吸的空气。在这里,你可以暂时忘记明天要交的论文,放下那些烦人的琐事,就安安静静地当个喝茶的人。

这条后街的店铺换了一茬又一茬,麻辣烫变成了奶茶店,复印社改成了水果摊,只有这几家茶馆还稳稳地开着。它们像是这片喧闹天地里的定海神针,给来来往往的学生们留了个可以喘口气的角落。

前些天又去喝茶,听见两个新生在讨论社团招新的事,那兴奋又迷茫的语气,让我想起几年前的自己。如今我已经大四,很快就要离开这座校园,但我想,无论过去多少年,我都会记得在后街喝茶的这些下午——记得茶香,记得阳光的角度,记得那些漫无边际的闲聊。

风铃又响了,是新客推门进来。老板起身招呼,手法熟练地开始新一轮的冲泡。玻璃壶里的茶叶慢慢舒展,像我们在这里度过的青春,一点点绽放出它该有的模样。茶还温着,日子还长,这样的午后,在鄂尔多斯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时光,大概会成为我们共同珍藏的记忆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