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彦淖尔火车站小巷子价格,附近摊位费用参考
巴彦淖尔站前的小本生意
每次走出巴彦淖尔火车站,总能闻到一股熟悉的烤红薯香味。顺着声音望过去,出站口斜对面那条小巷子早就热闹起来了。卖早点的阿姨麻利地翻着煎饼,叁轮车上摞着高高的蒸笼冒着白气。我常想,在这条烟火气十足的小巷里摆个摊,得花多少钱呢?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。
巷口卖水果的老张是我老乡,他告诉我,这巷子别看窄,位置可是金贵。离出站口就五十米不到,南来北往的旅客第一眼就能看见。他那个叁平米不到的摊位,月租就要一千二。听到这个数我当时就咂舌了,老张却笑着说这算便宜的了:“你去打听打听巷子中间卖牛肉干的那家,一个月光租金就两千多。”这价格差别,主要看离出站口远近和人流量大小。
说到人流量,早上七点到九点是最旺的时候。叁趟火车差不多同时到站,旅客们拖着行李箱走出来,很多都会顺路买点吃的喝的。这时候巷子里七八家小吃摊都忙得脚不沾地。卖奶茶的小姑娘说,她每天光早上就能卖出百来杯,周末生意更好。不过她也悄悄告诉我,别看生意红火,每个月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真不少。
除了固定的摊位费,还有很多想不到的开销。比如卫生管理费每月叁百,垃圾清运两百,要是用电的话还得另算电费。夏天要用冰柜,电费就噌噌往上涨。这些零零碎碎的费用加起来,又得多支出七八百。这么一算,在火车站附近做小生意,成本确实不低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里生意好做也是真的。主要是客源稳定,从来不愁没人。火车站每天发送旅客好几千,就算十分之一的人从巷子经过,那也是好几百的潜在顾客。而且旅客等车时都愿意买点特产带走,这就让卖本地特产的摊主占了便宜。像我认识的王姐,她家的奶皮子和风干肉特别受欢迎,经常有旅客买好几包带走。
我观察过,在这条巷子摆摊的,很多都是老商户了。有的甚至做了十几年,从推着小车到现在有了固定摊位。他们和火车站的工作人员都混熟了,互相有个照应。这种稳定的经营环境,对做小生意的人来说特别重要。毕竟谁也不想今天摆摊,明天就被撵走不是?
最近我还发现个新变化,巷子尾端新开了两家卖蒙古饰品的摊子。老板说看中的就是这里外地游客多,对蒙古族特色商品感兴趣。虽然位置偏了点,租金便宜叁分之一,算下来还挺划算。这倒是个新思路,看来在火车站周边做生意,不一定非要挤在最好的位置。
说到经营成本,不能不提进货渠道。同样是卖水果,老张就能比别人便宜一两成。原来他在城郊有亲戚种果园,直接从那拿货,省了中间商差价。这让我明白,在相同的位置做生意,会不会精打细算,收入能差出去一大截。
偶尔和摊主们聊天,能感觉到他们虽然辛苦,但日子过得挺踏实。夏天凌晨四点就得出摊,冬天冒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,可说到收入,大家都还挺满意。毕竟在火车站这种人流密集的地方,只要肯吃苦,生意总不会太差。
其实挺多人都动过在火车站周边做点小生意的念头,但真要把想法落地,还得把这些费用明细都摸清楚。从摊位租金到日常开销,从人流量规律到进货渠道,每个环节都关系到最终能不能赚到钱。下次您从巴彦淖尔火车站出来,不妨也留意下这条热闹的小巷,看看这些勤劳的摊主们是怎么把小小摊位经营得红红火火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