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克达拉同城喝茶上课,同城品茶学习交流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看到“可克达拉同城喝茶上课”的消息,刚开始还纳闷这是什么新花样。茶馆里能上什么课?难道现在连喝茶都要报班了吗?怀着叁分好奇七分凑热闹的心情,我决定亲自去瞧瞧。
周末下午按着导航找到城南那家茶馆,还没进门就闻到淡淡的茶香。老板娘正在教两位阿姨怎么温杯烫盏,动作轻柔得像在抚琴。她看见我就笑了:“来上课的?先坐下喝杯今年的春茶。”
当茶香遇见求知欲
原来这儿的“上课”真不是正经八百地坐着听讲。老板娘边泡茶边聊茶叶知识,从绿茶该用多少度的水,到怎么分辨岩茶的“岩韵”。有个小伙子认真地记着笔记,说是要给女朋友泡生日茶;旁边的大姐更关心怎么买茶不被坑,问题一个接一个。
最让我意外的是,在这儿学泡茶居然不怕出错。有个大哥第一次拿盖碗,手抖得像个震动模式。老板娘打趣说:“盖碗又不会咬人,放松点。”大家都笑了,那大哥反倒自然了许多。
几巡茶喝下来,我发现同城品茶学习交流这事儿挺有意思。不像在教室里正襟危坐,这儿可以随时提问,还能尝到不同茶汤的滋味变化。当舌尖尝出那泡凤凰单丛的蜜兰香时,突然就懂了什么叫“山韵”。
茶桌就是小天地
后来我成了这里的常客。有次碰上个做滨罢的小伙子,他说来这儿是为了戒掉咖啡因依赖;还有个退休教师,每周都来研究不同茶具的用法。茶桌上大家天南海北地聊,从茶叶保存技巧聊到各自的生活。
老板娘有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:“茶这东西,一个人喝是滋味,一群人喝是日子。”确实,在这方小天地里,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——或是技能,或是放松,或是单纯有人说话的温暖。
现在要是有人问我“可克达拉同城喝茶上课”值不值得去,我会说:如果你想要个既长知识又交朋友的地方,这儿倒是个不错的选择。至少比窝在家里刷手机强,还能顺走一身茶香。
昨天又去了趟茶馆,发现他们在试新的教学方式——把茶席搬到了院子里。阳光透过葡萄架洒在茶桌上,大家围坐着讨论怎么泡好一壶熟普。那个曾经手抖的大哥,现在已经能熟练地给别人演示“关公巡城”了。
走出茶馆时,晚风里还飘着茶香。我想,这种把学习和生活揉在一起的方式,或许正是忙碌日子里最好的调味剂。下次要不要也来试试?说不定你会爱上这种边喝茶边学习的慢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