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学生品茶工作室,学子茶座休闲空间
走在合肥大学城附近的小巷里,你可能会闻到一阵特别的茶香。这香味不来自装修豪华的茶楼,而是从一个挂着“合肥学生品茶工作室”牌子的小门面飘出来。推开门,会发现这里和想象中完全不同。
几张原木桌子随意摆放着,几个学生模样的人正边泡茶边聊天。墙上贴满了便利贴,上面写着各种茶饮配方和心情随笔。靠窗的位置,有个女生对着笔记本电脑,手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龙井。
不只是喝茶的地方
第一次来的人总会好奇地问:“这里到底是干什么的?”老板小林是本地大学的毕业生,他边洗茶杯边解释:“说是茶馆吧,我们更像是个自由空间。学生来这里不光是喝茶,有的人来写作业,有的来小组讨论,还有的纯粹就是想找个安静地方待着。”
正在泡铁观音的大二学生小王插话:“我在学校宿舍根本静不下心看书。这里氛围好,点一壶茶能坐一下午,比图书馆自在多了。”他熟练地用盖碗泡茶,动作看起来还挺专业。
小林笑着说很多常客都学会了基本泡茶技巧。“我们这不像奶茶店那样匆匆忙忙的,大家来了都会放慢节奏,慢慢泡,慢慢喝。”
学子茶座休闲空间的日常
下午叁点左右,店里渐渐热闹起来。角落里几个学生在讨论课题,声音压得很低;靠书架的位置,有个男生在准备考研,手边那壶普洱已经续了两次水;最里面的长桌围着一群动漫社的同学,他们每周都来这里开读书会。
“最热闹的是期末那几周,”小林回忆道,“位置都要提前预约。有的学生一待就是一整天,中午叫个外卖,晚上继续学习。他们说在这里复习效率特别高。”
除了自习,工作室偶尔还会举办小型活动。上周来了位茶艺老师,教大家辨识不同茶叶的品质。来参加的学生比预计的多了一倍,只好临时加座。
正在整理茶叶柜的大叁学生小李说:“我来这里打工半年了,认识了不少不同院系的朋友。有时候学习上遇到难题,还能互相请教。”
茶香里的故事
每个常来的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位置和茶叶。文学院的女生总点茉莉花茶,她说花香能给她写诗的灵感;计算机系的几个男生喜欢浓酽的武夷岩茶,说是能提神;而那个准备出国的学姐每次都点太平猴魁,她说这味道会是她最想念的家乡味。
小林记得有个学生在这里完成了毕业论文:“他从开题到答辩前都在这里写,最后在致谢里还提到了我们工作室。那天他拿着论文打印稿来,我们特意给他泡了壶上好的龙井庆祝。”
最近,工作室多了些新面孔——附近公司的年轻职员。“他们说是大学同学推荐的,来这里找回学生时代的感觉。”小林觉得这挺有意思,学子茶座休闲空间的概念似乎超出了学生群体的范围。
夜幕降临,工作室的灯光温暖柔和。又一批学生推门进来,熟门熟路地找到自己的老位置。茶香依旧在空气中飘荡,伴随着翻书声和轻轻的交谈声。这个隐藏在街角的小空间,已经成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