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山口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边境小城百元情缘
阿拉山口附近100块钱的爱情
车站小卖部的老板娘盯着我手里的矿泉水,突然用带着哈萨克口音的普通话问:"住店吗?小伙子?对面旅馆八十块一晚。"我还没来得及回答,她又压低声音:"要是想找人说话,加二十块能叫个姑娘陪你喝奶茶。"
这就是阿拉山口,一个被大风常年洗礼的边境口岸。在这里,什么都明码标价,连温柔都成了可以称斤论两的买卖。我看见隔壁桌坐着个穿红色毛衣的姑娘,她面前的奶茶已经凉了,手指在旧手机上划来划去。柜台那边的司机朝她使了个眼色,她便起身坐到了另一个男人身边。
那晚的风刮得凶,旅馆的窗玻璃哐当响。我下楼买烟,又遇见那个红毛衣姑娘。"一百块。"她没抬头,声音轻得像在自言自语。我说我只是想找人说说话,她愣了一下,居然真的跟着我进了旅馆大堂。
她叫小雅,从甘肃来。"这儿比南方打工挣得多。"她搓着冻红的手,"陪人喝奶茶,一百。过夜,叁百。"她说得直白,像在报菜名。但说到家乡时,她的声音突然软了:"我家田埂上也有这种白杨树,只是没那么瘦。"
后来她经常来找我,不收钱。我们就坐在大堂破旧的沙发上,看往来的人卸货、装货、讨价还价。"你看那个戴皮帽的大叔,"她指给我看,"他每个月都来,每次都找不同的姑娘。他说他女儿和我们差不多大。"
有天深夜,她喝多了伏特加——那是从哈萨克斯坦司机那儿得来的礼物。"我男朋友说在这边能挣大钱,"她笑得比哭还难看,"结果他把我扔在这儿,自己跑霍尔果斯去了。"她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,"看,这就是他留给我最后的东西。"
边境小城百元情缘,听起来像个荒唐的笑话。但在这里,连爱情都能用一百块来衡量。小雅说,有个卡车司机包了她整整一个月,临走时多给了五百块。"他说他媳妇前年跟人跑了。"她把钱塞进袜子内侧,"这年头,谁还不是在买一个念想。"
开春那天,小雅突然说要走了。"存够叁万了,"她眼睛亮晶晶的,"回家开个奶茶店,就卖正宗的新疆奶茶。"她把我给的那张百元钞票塞回我手里,"留着当书签吧,记得写过我们这些人。"
后来我又去过几次阿拉山口。车站小卖部还在,老板娘还记得我:"那个红毛衣姑娘啊,早走啦!听说在老家嫁人了。"她递给我一瓶矿泉水,"现在涨价了,陪喝奶茶要一百五啦。"
大风还是那样刮着,吹得人口袋里的钞票沙沙响。我摸了摸钱包里那张迭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,突然明白了——在这座用钱计算一切的边境小城,反而最能看清哪些东西,是钱永远买不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