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河精油推拿的女大学生,根河芳香理疗的女生
北方的根河总是带着松针和冰雪的气息,但最近路过大学城后街的人都会闻到另一种味道——暖暖的薰衣草香混着薄荷的清凉,从挂着浅黄色窗帘的小店里飘出来。
推开店门,风铃叮当作响。柜台后扎着马尾的女孩抬起头,手套还沾着洋甘菊精油:“欢迎光临!稍等两分钟哈,这瓶基底油还没调完。”她手边摊开的解剖学笔记上,画满了肌肉纹理的彩色标注。
精油瓶与教科书并置的夜晚
晚上九点后的店铺完全是另一番光景。大学生们背着书包鱼贯而入,有人利落地系上围裙开始整理香薰灯,有人对着手机复习明天要交的中医推拿作业。“我们这儿就像自习室变异版,”常来的王同学边擦试瓶边笑,“上次小琳给客人做肩颈推拿时,突然‘啊’地想起明天考试重点,把人家吓一跳。”?
确实,这些二十岁出头的姑娘们手上功夫都不简单。她们能准确说出桉树精油对呼吸系统的功效,也能在触到顾客肩胛骨时脱口而出“冈下肌粘连”这样的专业术语。植物芳香与人体结构在她们指尖达成了奇妙的共生。
有个总穿灰色卫衣的姑娘让我印象深刻。她调制的“根河之冬”复方油里,竟带着冷杉和雪松的凛冽感。“我爷爷是守林员,”她低头闻着样品纸,“想让大家闻到真正的森林。”她说这话时,正在笔记本上计算精油挥发速率,草稿纸边缘还留着上午高等数学的演算过程。
在香气中找到平衡点
这些女大学生的日常被切割成两半:白天是教室、实验室和永远读不完的文献;夜晚则化身香气的掌舵人,用温热的掌心化开每一寸紧绷的肌肉。“刚开始总把学业压力带给客人,”小琳不好意思地转动着精油瓶,“有次手法太重,差点把考研的焦虑全揉进人家背里。”现在她会先闻闻檀香镇定心神,再开始每个疗程。
来店的客人也渐渐成了特别的存在。有位总失眠的出版社编辑,现在每周都来找大二的李同学做头疗,顺便讨论她正在写的《芳香疗法历史文化考》课程论文。推拿床成了知识流动的场所,客人们偶尔会成为田野调查的受访者,或是课程实践的指导者。
深秋的根河天黑得早,店铺玻璃上的水汽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。某个周二晚上,我看见叁个姑娘围在香薰机旁激烈讨论,原来是在争论某个穴位精准定位手法——第二天她们中有两人要参加推拿师资格认证考试。精油的芬芳裹挟着青春的求知欲,在这个北方小城的夜里静静发散。
离开时风铃再次响起,抱着精油袋的顾客推门而入,与夹着教科书匆匆赶来的女孩擦肩而过。她们身上带着相同的根河气息,那是松针与梦想交织的味道,年轻而坚韧,如同北境永不封冻的河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