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阳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,信阳学子随叫随到200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6:32:49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刷手机,总能看到“信阳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”这类消息,底下评论区那叫一个热闹。说实在的,第一眼看到“信阳学子随叫随到200元”这个说法,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价钱是不是有点太低了?学生们的时间,真就这么不值钱吗?

我有个远房表弟就在信阳念大学,前几天家庭聚会还听他念叨。他说现在同学里兼职的特别多,家教、发传单、奶茶店打工都算好的,最流行的就是这种“随叫随到”的活。雇主在群里发个需求,比如“下午叁点需要两个人帮忙布置会场”,学生们就开始抢单,动作慢的根本抢不着。

表弟上学期也接过几次这样的活,有次是给新开业的商场举指示牌,从早上九点站到晚上六点,中午蹲在楼梯间吃了份盒饭。晚上结账时,老板递过来两张红票子,还拍了拍他肩膀说:“学生仔好好干,以后机会多的是。”他捏着那两百块钱,回学校的公交车上差点睡着。

这活儿到底值不值

说实话,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,我是真觉得心疼。年轻人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和精力,现在却像外卖骑手一样被“派单”。有些雇主还特别挑剔,动不动就投诉扣钱。我表弟同学就遇到过,说是布置婚礼现场时打碎了个装饰品,当天的工钱全扣光了。

但换个角度想,这些孩子也不容易。表弟宿舍有个来自山区的同学,每个月生活费就六百块,不打工连吃饭都紧巴巴的。有次他同时接了叁份活,早上送快递,中午去餐厅端盘子,晚上还要给培训机构当客服。那段时间他整个人瘦了一圈,黑眼圈重得像熊猫。

现在很多公司也摸准了这个行情,知道学生工好使唤、要求低。贴个“信阳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”的告示,马上就能招到人。可是这么算下来,时薪经常连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。

前两天我在菜市场还听见两个阿姨闲聊,一个说找学生搬家比搬家公司便宜一半,另一个马上掏出手机:“快把那个‘信阳学子随叫随到200元’的群推给我,我家阳台也要收拾。”你看,这都快成常态了。

我就在想啊,这些孩子毕业以后,会不会习惯性地把自己当成“两百块随叫随到”的人?这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,将来谈薪资、找工作的时候,会不会下意识地就先把自己打折了?

当然也不是说打工不好。我大学时也做过家教,教个小学生写作文,两个小时就能挣一百五。关键是得找那些能学到东西、性价比高的活。现在短视频剪辑、文案策划这些线上兼职,报酬可比体力活高多了。

最近听说信阳几所高校都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,教学生做设计、写代码。这路子就对了嘛!同样是花时间,与其蹲在路边等活干,不如在宿舍接个设计单子,轻轻松松就能超过“信阳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”的收入。

写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表弟昨天发的朋友圈。照片里他正在给本地茶商拍宣传片,用的是他自己攒钱买的无人机。配文是:“终于不用再抢那些随叫随到的单子了。”下面定位显示在信阳毛尖的产地,看来这小子总算找对方向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