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,周边微信联系人服务
最近在南京刷手机的时候,你是不是也经常看到“南京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”这样的信息?我有个朋友老王就遇到过这事儿,那天他下班闲着无聊,随手点开了微信附近的人功能。
结果刚刷新两下,就跳出个头像挺漂亮的账号,介绍里明晃晃写着“南京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”。老王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这价格说贵不贵说便宜不便宜,正好卡在让人犹豫的档口。
街头偶遇的对话
说来也巧,第二天我在新街口等奶茶时,听见旁边两个小伙子在嘀咕。“昨晚看到个周边微信联系人服务,说是能安排线下见面,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”穿蓝衣服的那个边说边摇头。
其实这种所谓服务现在挺常见的。你想想看,既然能在微信附近的人里直接亮出价格,那肯定不是临时起意。这种明码标价的模式,反而让人更犯嘀咕——要是正经社交,何必把价钱标得这么直白呢?
我后来特意问过在派出所工作的表弟。他说每个月都能接到几起报案,都是因为轻信了这类信息。有个大学生前后转了叁次钱,到最后连人影都没见着。对方总是用各种理由推脱,不是说临时有事,就是说要交保证金。
藏在价格背后的套路
说到这个300元的定价,其实挺有意思的。价格定太高容易把人吓跑,定太低又显得太假。这个数目的周边微信联系人服务,正好卡在很多人“试试也无妨”的心理价位上。
我认识的一个便利店老板说得实在:“现在这世道,300块也就够请人吃顿不错的晚餐。要是真指望这点钱就能找到靠谱的陪伴服务,那还不如把钱留着买排骨吃呢。”
而且这类信息往往话术都差不多。先是热情打招呼,然后很快就会转到线下见面的话题。你要是稍微表现出犹豫,对方就会说“很多人都通过这个方式认识了新朋友”之类的话术。
有次我假装好奇去咨询,对方叁句话不离转账。我说见面再付不行吗?那边立马就冷淡了,回复速度也慢了下来。这种反应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。
现在想想,这种打着“南京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”旗号的信息,说到底就是看准了现代人偶尔会感到寂寞的心理。白天上班累得够呛,晚上回到空荡荡的出租屋,确实容易产生想找个人说说话的冲动。
其实要拓展社交圈,完全可以参加些同城活动。比如图书馆的读书会,或者羽毛球馆的业余比赛。这些地方认识的朋友,起码知根知底,相处起来也踏实。
下次再看到类似“周边微信联系人服务”的推广,不妨多留个心眼。毕竟网络那头坐着的是谁,我们永远都猜不透。与其冒险尝试不靠谱的社交方式,不如在现实生活中慢慢积累真挚的友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