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远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抚远火车站旁的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3:52:39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在抚远火车站的出站口,我一时有些恍惚。这座边境小城的车站比想象中要新,白色外墙在东北的蓝天下格外醒目。但我的目光很快被车站后方那片低矮的居民区吸引——那里藏着我要找的地方。

绕过车站广场,沿着围墙走了百来米,眼前突然换了天地。方才还宽阔的水泥路面,到这里忽然收窄成仅容两人并肩的小道。这就是抚远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它安静得像另一个世界。

巷子里的慢时光

刚下过雨的路面还湿漉漉的,积水映着老房子的屋檐。这里的房屋多是红砖砌的,有些外墙已经斑驳,露出里面砖块的本色。每户门前都留着一小片菜地,这个时节,豆角藤正奋力往上爬。偶尔能看到晾衣绳上挂着颜色鲜艳的衣裳,在微风里轻轻摆动。

巷子深处传来收音机的声音,咿咿呀呀的,像是本地电台的戏曲节目。这声音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也是这样,午后总有这样的背景音。顺着声音走去,发现是个小卖部,玻璃柜台里摆着些零食饮料,老板坐在门口打盹。

我停下来买了瓶水,和老板闲聊两句。他说这条抚远火车站旁的小胡同存在叁十多年了,比新车站年纪还大。“以前的老站就在这后面,”他指着巷子更深处,“现在这些房子,多是当年铁路职工住的。”难怪这些建筑带着某种统一的风格,虽然老旧,却整齐干净。

越往深处走,越能感受到时间的缓慢。有老人在屋檐下择菜,猫在墙头晒太阳。这和车站前匆匆忙忙的人流形成鲜明对比——仅仅隔着一栋车站大楼,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节奏。

空气中飘来饭菜的香气,应该是谁家开始准备晚饭了。这味道很熟悉,像是土豆炖豆角的味道,东北人家常做的那种。我不由得放慢脚步,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闻到过这种家常菜的味道了。

巷子尽头突然开阔起来,原来这里还有个小广场,几个孩子在玩跳房子。旁边长椅上坐着几位老人,正在下象棋。我看了一会儿,其中一位老大爷抬头冲我笑了笑:“小伙子,从车站过来的?很多第一次来的人都不知道我们这条抚远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。”

我点点头,在他旁边的空位坐下。他告诉我,这条巷子见证了太多离别和重逢。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,接送的人都会在这条巷子里等待。火车晚点了,就坐在巷口那棵老槐树下聊天;接到人了,就高高兴兴地一起穿过巷子回家。

“现在不一样啦,”老人落下一子,“都是打车来打车走,很少有人愿意走这条小巷子了。”他的语气里有些许遗憾,但很快又被棋盘上的局势吸引了过去。

天色渐渐暗了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那种温暖的光,不是路灯那种冷白色,而是从窗户里透出来的、带着生活气息的暖黄。我起身往回走,又经过那家小卖部,收音机还在响着,这次换成了新闻节目。

回到车站前广场,重新置身于车辆的鸣笛和旅客的喧哗中,我有种从梦中醒来的感觉。那条抚远火车站旁的小胡同就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,它固执地保留着某种已经稀少的东西——也许是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,也许是生活本该有的从容。

临上车前,我回头又看了眼那条巷子的入口。它依然安静地待在车站后面,像一个守候多年的老邻居,见证着一批又一批旅客的来来往往,自己却始终保持着不变的步调。这让我突然明白,有些地方的价值,不在于它有多么出名,而在于它能让路过的人,偶尔停下来,想一想生活的另一种可能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