亳州火车站附近站街,火车站周边街巷见闻
转角遇到的生活百态
傍晚五点半,亳州火车站的大钟敲响了。出站口涌出拖着行李箱的旅客,广场上顿时热闹起来。我站在出站口对面的小卖部门口,看着人群像潮水般散开。有个穿格子衬衫的大叔在问出租车司机价格,两个年轻姑娘在研究手机导航,还有个老太太坐在花坛边歇脚,脚边放着两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。
我常在这附近转悠。要说亍州火车站附近站街的景象,得从这些街巷说起。火车站正对着的那条人民路,总是车来车往的,但只要你拐进旁边那条建设巷,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巷子不宽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。一楼的住户大多把房子改成了小店,卖烟酒的、开理发店的、还有几家小餐馆。快到饭点的时候,麻辣烫和炒面的香味飘得满巷子都是。几家旅馆的招牌亮着灯,前台的工作人员趴在桌上打盹儿。
再往里走,能看见些零散的摊贩。有个卖煎饼的大姐,她的叁轮车就停在巷子拐角,下午四点准时出摊。我买了个煎饼,站在旁边和她聊起来。“在这摆摊多久了?”我问。她一边翻着煎饼一边说:“快十年咯,看着火车站翻新,看着这条路修了又修。”她说以前巷子更热闹,现在好多老邻居都搬走了。
确实,建设巷往里走,能看见几栋楼正在施工,蓝色的围挡把半边路都占去了。工人们在下班时间叁叁两两走出来,衣服上还沾着灰。他们熟门熟路地走进巷子深处那家“老李快餐”,十五块钱两荤两素,米饭管饱。
天色渐渐暗了,路灯次第亮起。我发现火车站周边街巷的夜晚和白天的确不同。一些小店把桌椅摆到了门外,人们就坐在路边吃饭聊天。有对年轻夫妻在拌嘴,声音不大但表情挺激动;几个中年男人在喝酒,聊着工地上的事;还有个外卖小哥急匆匆地跑过,手机里不断传出新的订单提示音。
走到巷子尽头,是个小广场。广场舞的音乐已经响起来了,十几位阿姨在跳广场舞。旁边还有带孩子遛弯的家长,小孩们追着跑来跑去。这个场景,和任何一个小区的晚上没什么两样。
我在广场边的长椅上坐了会儿,看着来来往往的人。突然想起刚才那位煎饼大姐说的话:“别看这地方乱糟糟的,可什么人都有,什么故事都有。”确实,火车站周边的这些街巷,就像生活的缩影——匆忙的、悠闲的、高兴的、烦恼的,全都挤在这些不太宽敞的街道里。
往回走的时候,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了这些街道。建设巷里的灯光黄澄澄的,各家店铺的招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。旅馆的霓虹灯闪烁着,小餐馆里坐满了人,煎饼摊前又排起了队。
走到巷口,回头望去,这片街巷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有生气。火车站广场上依然人来人往,而这些纵横交错的小巷子,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滋养着形形色色的生活。可能明天,这里的某些店铺会换招牌,某些面孔会消失,但这条街巷的故事,一定会继续讲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