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头微信快餐人到付款,包头微信快餐货到付款
这几天我手机里刷到的本地快餐广告,十个有八个都写着"包头微信快餐人到付款"。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时,我还琢磨了半天——这到底是人到店付款,还是送餐的人上门收钱?后来点了几次才明白,其实就是送餐小哥把饭送到你手上,你再扫码付钱。
现在包头满大街都是这种微信用餐服务。我家楼下那家小馆子,去年还在门口贴"全场八折",今年直接改成"加微信订餐,支持人到付款"的大红招牌。老板跟我说,现在八成订单都从微信来,很多老顾客就认这个"人到付款"的方便。
为什么大家都爱这种付款方式
上周叁加班到九点多,我在微信上点了份炒面,特意选了人到付款。等餐的时候还在想,万一不好吃要不要退?结果送餐大哥满头大汗地跑到公司门口,揭开保温箱那瞬间,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。我扫码付钱时突然觉得,这样确实踏实——就像在菜市场挑西红柿,得先捏两下才掏钱。
我家对门张阿姨更逗,她说现在买菜都学会用微信了,就因为能"人到付款"。有回她女儿教她在生鲜平台下单,她非要选货到付款,说"看不见活鱼活虾,哪能先给钱"。这大概就是咱们这儿老百姓的消费习惯,钱得花在明处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"包头微信快餐人到付款"的模式,对商家也是种考验。前天中午我点的鱼香肉丝饭,打开盖子发现忘了放筷子。送餐小哥已经跑到楼下了,我只好在微信上跟店家说。没想到五分钟后又有人敲门,另一个送餐员专门送了餐具包过来,还连说不好意思。这要是在平台预付的订单,可能就得走半天售后流程了。
现在连我家小区门口的凉皮摊都挂上了微信二维码,摊主大姐说很多学生喜欢"人到付款",因为零花钱不够可以先赊着——当然她这属于熟人经济,生客还是得当场结账。但能看出来,这种支付方式正在改变很多人的消费观念。
有时候深夜刷朋友圈,经常看到年轻人晒宵夜配文"又是靠微信快餐活过加班夜"。不得不说,这种即点即送、见面付款的方式,特别适合咱们现在快节奏的生活。前天晚上下雨,我偷懒不想做饭,点了份"包头微信快餐货到付款"的煲仔饭,从下单到吃上热饭才二十五分钟。付钱时看见送餐员雨衣还在滴水,忍不住多打赏了两块钱。
现在去餐馆吃饭,经常听见邻桌讨论"你家能不能微信订餐人到付款"。有个开饺子馆的朋友说,自从开通这个服务,店里打包盒都不够用了。很多老主顾觉得这样比外卖平台划算,省了包装费配送费,还能现场验货。
不过这种模式也有让人头疼的时候。上次我表妹点奶茶选人到付款,结果手机突然没电,尴尬得翻遍全身才凑够现金。送餐小哥倒是挺好说话,还说经常遇到这种情况,自己随身带着充电宝。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,连小区里收旧衣服的都开始用微信预约、上门收款了。看来"人到付款"这个概念,正在从快餐行业慢慢扩散到其他生活服务领域。昨天看见个修空调的师傅,工具箱上贴着"微信预约,修好付款"的贴纸,这模式真是越来越普及了。
现在想想,这种消费方式之所以在包头这么受欢迎,可能就是因为它契合了咱们北方人直来直去的性子。东西好不好,得亲眼见了才算数;钱该不该花,得心里踏实才掏兜。就像我妈常说的,"买卖不同心,见面叁分亲",面对面的交易总是让人更放心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