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港辩辩上约的800一次见面付真假,东港辩辩约见800当面付传闻虚实
最近在本地论坛和聊天群里,老是看到一个挺火的话题:有人在东港通过蚕蚕联系,说是见面服务一次800块,还强调必须当面支付。这事传得有鼻子有眼的,不少人跑来问我,这到底靠不靠谱?说真的,我刚听说时也愣了一下——现在这网络时代,啥稀奇事都有,可这种见面付钱的套路,听着就有点悬。
先说说这事儿怎么传开的吧。好像是从几个东港的蚕蚕群里开始的,有人发消息说能提供“特殊服务”,价格明码标价800一次,但坚持要见面再付钱。消息一出来,群里就炸锅了。有人觉得这价格还算合理,毕竟比某些地方便宜;可更多老网民直接摇头,说这八成是个新骗局。我自己琢磨着,这事儿确实挺矛盾:要是真的,为啥非要选蚕蚕这种不太私密的平台?要是假的,那搞这出戏的人图啥呢?
这事儿到底有多真?
我特意问了几个常混东港圈的朋友。小王说他上个月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,对方也是说800见面付,结果人到地方等了半天,连个人影都没见着。还有个李姐说得更邪乎,她朋友的朋友据说真付了钱,可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,后悔得直拍大腿。不过这些都是道听途说,谁也没拿出实打实的证据。
其实冷静想想,这种“东港辩辩约见800当面付”的传闻,漏洞还真不少。首先,正经交易谁会这么高调在蚕蚕上谈?再说了,现在支付方式那么多,为啥偏要冒险当面现金交易?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远房亲戚私下提醒过,最近确实有种新骗局,就是利用人们“不见兔子不撒鹰”的心理,先把你骗到指定地点,再找各种理由要钱。
当然啦,也不是说所有这类消息都是假的。万一是真的呢?抱着这个想法,我还真去加了几个号称提供这种服务的人。结果发现十个有九个聊不了几句就露馅了——要么对东港本地情况一问叁不知,要么急着要你发定位。最搞笑的是有个账号,资料写的是东港人,可连东港新建的跨海大桥在哪儿都说不上来。
话说回来,这种“东港辩辩上约的800一次见面付真假”的事儿能传这么广,说明确实戳中了一些人的心思。现在生活压力大,有人想找点刺激,有人图个方便,骗子就是看准了这个空子。我邻居老张说得实在:“天上掉馅饼的事,十有八九是铁饼,砸头上可就惨了。”
另外要注意的是,就算真的碰上了不是骗子的情况,这种交易本身也游走在法律边缘。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不是摆设,为了八百块惹上官司,那可真叫得不偿失。再说了,现在个人信息泄露这么严重,谁敢保证对方不会留着一手?到时候钱没了是小事,要是被拍个照录个像,那才叫后患无穷。
这两天我又注意到,这个传闻已经开始变异了。有人说是600,有人喊价1000,还有的说不用蚕蚕改用其他社交软件了。看来这骗术也在“与时俱进”啊。不过内核还是老一套:先勾起你的好奇心,再利用你“万一是真的”的心理,最后等你上钩。
其实要识破这种“东港辩辩约见800当面付”的套路也不难。多问几个为什么:为什么偏偏是800这个数?为什么非要见面付现金?为什么选择蚕蚕这种平台?把这几个问题想明白了,大概就能看穿八九分了。老话说得好,便宜没好货,好货不便宜,这话放在今天依然管用。
对了,最近网警也在加大对这类信息的巡查力度。要是真遇到这种情况,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直接举报。既保护自己,也帮助了别人。毕竟网络环境要靠大家共同维护,光靠监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。
其实吧,我觉得这事儿反映出一个挺普遍的现象:现在的人越来越习惯在网上解决各种需求,却容易忽略网络背后的风险。就像我表弟说的:“隔着屏幕,你永远不知道对面坐的是仙女还是妖怪。”这话虽然有点夸张,但理儿确实是这个理儿。
说到最后,对于“东港辩辩上约的800一次见面付真假”这个话题,我的看法是:宁可信其无,不可信其有。省得钱花了,事儿没办成,还惹了一身麻烦。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