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阳火车站附近站街,车站周边临街风貌
每次路过当阳火车站,我都会被那片独特的街景吸引。倒不是说有多繁华,就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烟火气,让人忍不住想多瞧两眼。
车站广场往南走叁百米,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十字路口。早上七点多,早点摊的蒸笼冒着白花花的热气,卖豆浆的大姐一边找零钱一边招呼熟客:"今天油条炸得脆,给你留了两根!"这种熟络劲儿,可不是商场里能见着的。傍晚时分就更热闹了,五金店老板把货品摆到店门口,骑电动车的下班族在水果摊前挑挑拣拣,几个老人坐在修车铺前的马扎上唠嗑。这片临街风貌啊,就像老茶馆里那壶酽茶,越品越有味道。
巷子里的百味人生
要说最接地气的,还得数车站西侧那条老巷。窄是窄了点,可五脏俱全。裁缝店的阿姨踩着缝纫机,时不时推推老花镜;理发师傅拿着推子,在客人头上修剪得认真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开了二十多年的杂货铺,老板娘能记住每个老主顾的习惯——李奶奶要买哪种针线,王师傅常备什么型号的螺丝,她都门儿清。
有天傍晚,我看见个中年男人在卤味店前徘徊,老板探头出来笑道:"还是老规矩,半只烤鸭多放辣?你媳妇今天没一块儿来?"那人愣了一下,随即笑开来。这种街坊邻里间的默契,让冰冷的建筑都有了温度。要说这当阳火车站附近的站街景象,最动人的不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人情味儿吗?
不过这两年变化也挺大。街对面盖起了新商场,奶茶店、连锁超市相继开业。刚开始老街坊们还嘀咕:"这洋气是洋气,就怕以后买不到老陈家的酱油了。"没想到过了半年,新老店铺居然相处得挺融洽——年轻人爱逛新商场,但买菜做饭还是认老店铺。卖了几十年茶叶的老张跟我说:"现在挺好,周末还有年轻人来我这儿买茉莉花茶,说比网红饮料好喝。"
傍晚路过菜市场,听见两个阿姨在闲聊。"现在买菜方便多了,想尝鲜就去超市,想吃放心菜还来这儿。"另一个接话:"是啊,昨天我闺女还从新商场买了蛋糕给我,甜是甜了点,但孩子们的心意。"这片车站周边的临街风貌,就在这样的新旧交融中,悄悄书写着自己的故事。
有时候站在天桥上看夜色中的街景,老店铺的暖黄灯光和新商场的霓虹交织在一起,突然觉得这就像我们的生活——既要向前走,也舍不得丢掉那些熟悉的味道。或许这就是市井街巷最本真的模样,它从不在乎什么高大上,只是踏踏实实地温暖着每个过路人的胃和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