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湖品茶工作室,洪湖茶道雅集空间
周末午后,阳光正好,我拐进老城区那条青石板巷子,抬眼就看见了那块素雅的原木招牌——洪湖品茶工作室。推开虚掩的木门,仿佛跨入了另一个世界,外头的车马喧嚣瞬间被隔绝开来。
穿棉麻裙的茶艺师正在冲泡凤凰单丛,动作行云流水。她抬头朝我笑了笑,手下动作却没停。热水注入盖碗的刹那,一股清冽的兰花香扑面而来,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后山的茶园。
工作室主人陈老师坐在茶海前,头发花白,精神却很好。他递来一杯刚沏好的茶:“尝尝看,这是去年秋天收的野放白茶。”茶汤入口,那股子清甜从舌尖漫到喉咙,像山泉水淌过青石板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墙上挂着幅字:“茶汤一味”。我问陈老师这什么意思,他往紫砂壶里添了热水,不紧不慢地说:“你看这茶叶,在壶里浮浮沉沉,跟人生一个道理。有人急着出汤,有人愿意多等片刻,滋味就大不相同。”
隔壁桌来了对年轻情侣,女孩是第一次正经喝茶。茶艺师给他们泡的是滇红,特意用了玻璃公道杯。看着红艳明亮的茶汤从壶口流出,女孩轻轻“哇”了一声。陈老师笑着摇头:“现在年轻人啊,要么喝奶茶,要么喝咖啡,都快忘了茶叶本来的味道了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来这里的窘态。那会儿我连盖碗都拿不稳,烫得直甩手。现在虽然还是不懂什么茶气回甘,但至少学会了静下心来,等一泡茶慢慢舒展。
茶道与生活的对话
洪湖茶道雅集空间每个月都会办主题茶会。上回是雨水节气,窗外细雨绵绵,屋里茶香袅袅。来的人有退休教师,有程序员,还有个做自媒体的姑娘,大家围坐在一起,聊茶也聊生活。
那个做设计的男生说,他来这儿找灵感比在办公室管用。确实,在这个手机响个不停的时代,能安心喝完叁泡茶的地方不多了。茶凉了续,续了又凉,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下午。
记得有次茶会,大家都在安静品茶,忽然有人问:“我们这样算不算虚度光阴?”陈老师给每人续了杯茶,慢悠悠地说:“能把光阴‘虚度’在美好的事物上,是福气。”
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。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,快得让人心慌。而在这里,时间仿佛被拉长了,每一泡茶都能喝出不同的滋味。
暮色渐起,茶客陆续离开。我帮着收拾茶具,看见架子上摆着客人寄存的私人茶杯。有个青瓷杯上刻着“日日是好日”,杯沿留着浅浅的茶渍。这些杯子就像老朋友,静静地等着下次相聚。
走出工作室,巷子里的路灯已经亮了。口袋里还装着陈老师给的几颗茶点,说是让我明天配早茶。回头看了眼,暖黄的灯光从木格窗里透出来,把那块“洪湖品茶工作室”的招牌照得格外温润。
下次茶会就在立秋,我想我还会来的。带着新淘的建盏,也带着需要安顿的心。这儿不单单是个卖茶的地方,更像城市里的一个驿站,让匆忙的脚步有片刻停歇。茶凉了再续,人走了还会再来,这样的缘分,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