娄底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,类似娄底学生约见每次五百
这两天在娄底本地的聊天群里,总看到有人在打听“初中生一次500”这种话。刚开始我还纳闷,现在初中生补课费都这么贵了?后来才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。
有个在老街开小卖部的亲戚跟我说,最近总看见几个穿着校服的娃娃放学后,在巷子口跟些生面孔碰头。有个染黄头发的男生经常掏手机给人转账,嘴里还念叨“先转叁百,剩下的货到了再结”。这让我心里咯噔一下,现在的孩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?
藏在书包里的秘密
我假装在便利店买水,听见两个男生蹲在马路牙子上算账。穿黑夹克的边按计算器边说:“上次那批倒手赚了八百,这回得多进点货。”另一个戴眼镜的接话:“别太猛,我妈昨天翻我书包了,差点发现藏在夹层里的...”后面的话被公交车声盖住了。
后来通过学校保安老周才弄明白,原来这些孩子在做二手手机生意。他们把旧手机翻新后加价转卖,所谓的“娄底学生约见每次五百”,其实就是交易时的暗号。有次截住个初叁男生,他校服口袋里装着叁部手机,屏幕裂得像蜘蛛网似的。
这孩子挺委屈地说,同学都在搞这个,隔壁班有人靠这个换了新电动车。他掰着手指算账:“收旧机子花两百,换个屏八十,转手能卖五百多呢。”说完还得意地晃了晃手机里那些转账记录。
藏在暗处的推手
更让人担心的是,有些社会青年专门教小孩干这个。他们让未成年人在前面交易,自己在背后操控。有家长在教育局网站投诉,说发现孩子微信里有笔两千块的转账,备注写着“娄底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”。追问才知道,孩子帮人跑了叁个月腿,最后到手才给五百。
开理发店的张姐快急疯了。她儿子这学期成绩直线下滑,有天突然从衣柜深处翻出个崭新的游戏机。孩子支支吾吾说是在闲鱼倒卖球鞋赚的,可鞋柜里那双旧球鞋还好好摆着呢。
这种事情真的防不胜防。孩子们觉得就是在网上动动手指,比送外卖轻松多了。他们还不懂,有些钱赚了是要付出代价的。就像隔壁单元的李老师说的,现在这些孩子把聪明劲儿全用偏了,要是能把这精力放在正道上该多好。
昨天路过学校围墙,又看见几个蹲在共享单车旁捣鼓手机的学生。有个穿校服的女孩抬头警惕地瞄了我一眼,迅速把手机塞进书包。她扎的马尾辫在夕阳下晃啊晃的,和我侄女梳的发型一模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