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阳大学门口暗号变了,校园暗语悄然更换
那些只有我们懂的信号
昨天路过学校正门时,我像往常一样对保安大哥说了声“知行合一”,手都举到一半准备比那个熟悉的手势了。谁知他摆摆手,压低声音说:“同学,现在改'溪山如黛'了。”我愣在原地,举到半空的手突然不知道该往哪放。这才想起上周校园论坛里确实有人在讨论暗号要升级,当时还以为又是哪个无聊人士编的段子。
记得大叁那年刚知道有门口暗号这回事,还是因为深夜从实验室回来太晚。那天校门已经关了,我正发愁怎么叫醒保安,旁边经过的学长朝值班室方向说了句“甲秀楼的灯还亮着”。神奇的是,原本漆黑的值班室突然亮了灯,保安探出头来打了个哈欠:“这么晚才回?快进来吧。”从那以后,我才明白这些看似普通的词语在特定时刻代表着什么。
现在的暗号系统可比当年复杂多了。就拿“溪山如黛”来说,这不仅是新校歌里的歌词,还和最近学校里在推广的贵州山水文化周有关。要是没关注校园动态,还真猜不到这层意思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变化确实挺有意思的,每次暗号更新都像在提醒我们,学校正在发生着什么新鲜事。
食堂张阿姨一边给我打饭一边抱怨:“你们这些孩子现在说话我都听不懂了。早上有个同学说要'雨课堂的彩虹糖',我以为是新出的零食,结果人家是要借用多媒体教室的钥匙。”她说的这个“雨课堂彩虹糖”其实是上周刚在社团圈里流传开的,指的是连接投影仪的特制转接头。这些校园暗语就像活水一样,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变化。
最让我感慨的是去年毕业季。那段时间的暗号变成了“阳明洞的月光”,据说出自老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。很多即将离校的学长学姐特意在深夜到校门口,就为了再说一次这个暗号。有个学姐说,当她说完“阳明洞的月光”,保安大哥回她“照亮前行的路”时,眼泪差点掉下来。这些简单的词语,不知承载了多少人共同的青春记忆。
不过暗号变来变去,倒是给刚入学的新生出了道难题。上周就碰到个大一学弟在门口急得团团转,他记得的暗号还是上学期的“银杏叶黄了”。最后还是路过的辅导员帮他解了围,顺便在班级群里又发了遍最新通知。这种小插曲总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,也是这样手忙脚乱地适应着大学里的一切。
其实想想,这些校园暗语从来都不是什么正式规定。它们像是师生间心照不宣的默契,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。有时候是某位老师的口头禅,有时候是校园活动的主题,有时候可能就是学生们突发奇想的创意。但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暗号,让每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独特印记。
黄昏时分,我又经过校门口。看见几个学生正和保安说笑着对暗号,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突然觉得,这些看似普通的词语,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纽带,把不同年纪、不同专业的人都联系在一起。或许很多年后,当我们在某个陌生场合突然听到“溪山如黛”这样的词,还是会相视一笑,想起曾经共度的那段青春。
夜色渐浓,教学楼里的灯一盏盏亮起。不知道下个月的校园暗语又会变成什么,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条流淌在校园里的词语之河,会一直这样静静地流下去,带着每一代人的故事,奔向更远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