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门关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铁门站小街150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 03:08:58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台背面的影子

那天下午四点多,我在铁门关火车站送完朋友。太阳斜斜地挂着,把站前广场照得发白。想着抄近路去公交站,我拐进了火车站旁边那条小巷子。巷子不宽,两边是些老旧的居民楼,墙皮有些剥落,晾衣绳横七竖八地挂着几件衣服。

没走几步,一个蹲在墙角抽烟的大叔抬起头,上下打量了我一番,压低声音问:“兄弟,住店不?”我摆摆手想继续走。他却往前凑了凑,语速飞快地补充:“便宜,还带服务,200块钱一次。”他说话时眼神飘忽,始终没完全聚焦在我脸上。我愣了一下,才反应过来他说的“服务”是什么意思。这价格低得有点让人不安。

我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那条巷子。巷子口有个卖煎饼的大姐,我买了个煎饼,顺口问了句:“刚才那人是开旅馆的?”大姐麻利地摊着面糊,头都没抬:“别信他们,拉人的。就在后面那些自建房里,条件差得很。”

另一个名字,同一个地方

这事儿过去大概半个月,我跟个跑运输的老同学吃饭聊起来。他一听就笑了,露出一副“你才知道”的表情。“你说的是铁门站小街那块儿吧?”他抿了口酒,“那儿我们跑车的都知道,便宜是便宜,但乱得很。”我注意到他说的地名有点不一样,是“铁门站小街”,不是“火车站小巷子”。

“就离火车站不远那条街,本地人都叫小街。”同学夹了口菜,“听他们说,现在价格更乱了,有的喊150元一回。你说这价格,能有什么好条件?”他摇摇头,没再往下说。但我大概能想象,那种地方估计就是隔出来的小单间,可能连窗户都没有。

我后来特意又去那边转了转,当然没进那些店,就在外围看了看。白天和晚上完全是两个样子。白天看起来就是条普通的旧街,有几家正经的小卖部和快餐店。可一到晚上,路灯昏黄,那些半开的门洞里就透出粉红色的光,人影晃动。价格确实像同学说的,越发混乱,有的依然坚持着铁门关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老行情,有的已经把价格压到了铁门站小街150元一回,竞争看起来挺激烈。

住在附近的一位老人告诉我,这片儿其实一直都在,只是名字变来变去。以前规模没这么大,就零散几家。后来火车站人流量大了,做这行的人也多了起来,渐渐形成了这么个有点规模的区域。他说这些的时候,语气很平淡,像是早已习惯了这种存在。

十字路口的过客

站在那个十字路口,你能看到很有意思的画面。一边是匆匆赶火车的旅客,拖着行李箱,看着手机导航;另一边是那些站在巷子口或店门口招揽生意的人,他们的目光在每一个路过的男性脸上停留、判断。两个世界在这里交汇,却又互不打扰。

偶尔能看到一些明显是外地来的男人,在巷子口徘徊,脸上带着犹豫和一点紧张。他们会左右张望,确认没被人注意,然后快步走进某条更窄的岔路。也有穿着工装裤、身上还带着油漆点子的工人模样的,叁两人一起,说说笑笑地走进去,显得熟门熟路。铁门站小街150元一回这个价格,对他们来说,可能只是个能负担得起的消遣。

我有次傍晚路过,看见两个看起来像是大学生的年轻男孩,在巷子口争论着什么。“太危险了,回去吧。”高个的说。矮个的则有点不甘心:“来都来了,就看看…”最后他们还是离开了,走的时候步伐很快,像是怕被什么东西追上。

那些提供“服务”的人,大多站在阴影里,不太能看清脸。只能看到点燃的烟头在黑暗中一明一灭。有时风会带来他们零碎的交谈声,说的是我听不懂的方言,夹杂着几声意味不明的笑。他们似乎形成了一个小圈子,有自己的规则和生存方式。

我不知道这种地方为什么会存在这么久,也许是因为有需求吧。火车站周边总是这样,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人和生意。有人在赶路,有人只是暂时停留,也有人似乎永远困在了这里。铁门关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背后,是种我无法真正理解的生活。

离开的时候,我又回头看了一眼。巷子深处的灯光星星点点,和火车站大厅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。那里像是城市的另一面,不常被提及,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。我想,每个城市大概都有这样的角落,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