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源品茶喝茶工作室,济源茶道品茗工作室
济源这座城市啊,总带着点儿不紧不慢的闲适劲儿。就在前两天,我路过王屋大街时,无意间瞥见挂着"济源品茶喝茶工作室"招牌的店面,木色招牌在梧桐树影里若隐若现,倒让人想起武夷山下的茶农家。
推门时铃铛轻轻响动,穿棉麻衬衫的茶艺师正在给客人冲泡正山小种。她手腕悬得极稳,水流划出匀净的弧线,那股带着蜜香的暖雾扑面而来,瞬间就把午后的困倦驱散了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坐在原木茶台前才发现,这家济源茶道品茗工作室的特别之处。他们不用成套的紫砂壶,反而摆着好些手作陶器,每只茶杯的釉色都不重样。茶艺师笑着说:"器物有生命,喝茶的人也该各有各的欢喜。"
尝的头道茶是本地产的冬片,叶片在玻璃壶里舒展开的样子,像极了济源太行山初春的新绿。茶汤入口清冽,后味却带着清甜,让我这个习惯了浓茶的老茶客颇感意外。
隔壁桌坐着位常来的老先生,他把自己带来的漳平水仙分给我们品尝。在这种随性的分享里,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也爱往这儿跑——除了好茶,更难得的是这份不设防的温暖。
茶汤中的天地
第二泡选了凤凰单丛。茶艺师特意换了扁腹朱泥壶,说这种壶身更适合展现单丛的层次感。看着她先用沸水醒茶,再悬壶高冲,橙黄茶汤注入白瓷杯时,竟然真能闻到变化的花果香。
有意思的是,他们给每款茶都配了手写卡片。单丛的介绍页画着潮州凤凰山的茶园风光,背面还备注着冲泡心得:"第叁道水是精华,记得放慢出汤速度。"这样贴心的提示,让不懂茶的新手也能安心享受。
窗外传来卖栀子花的吆喝声,伴着屋里煮水器的咕嘟声,竟出奇地和谐。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,她总用搪瓷缸泡老荫茶,那时不懂品鉴,现在才发觉,原来茶香里藏着这么多故事。
离开时已是暮色四合,茶艺师正在教两位客人辨认岩茶的火功。玻璃门上"济源品茶喝茶工作室"的投影落在青石台阶上,恍惚间觉得,这方天地就像现代都市里的桃源,用一缕茶香连起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温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