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安那里有站小巷,福安站旁小巷位置
福安站旁的小巷
那天路过福安站,远远地就看到那排熟悉的老房子中间,夹着一条不起眼的小道。有好几次我都想,这福安那里有站小巷,到底藏着些什么呢?说真的,每次从气派的车站前经过,目光总会被这些安静的角落吸引过去。
我拐了进去,仿佛一下子就从喧闹的城市步入了另一个世界。外面的车水马声变得朦朦胧胧,像是被一层看不见的膜给隔绝开了。脚下的石板路不算平整,缝隙里长着些顽强的青苔,踩上去感觉软软的。两边的墙壁斑斑驳驳,露出了不同年代的砖块和墙灰,像一本摊开的、记录着时光的书。
没走几步,就闻到了一股香味,是那种家里熬猪油拌饭时会放的葱头油香,特别勾人。顺着味儿瞧过去,是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小食铺,就开在居民楼的一楼。老板娘正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摘菜,看到我,抬头笑了笑,也没多问,只说了一句:“今天有刚卤的豆干,很入味哦。”这种家常的招呼,让人心里一暖。
再往里走,能听到搓麻将的哗啦声,从一扇虚掩的木门里传出来,夹杂着几句我听不大懂的本地话闲聊。有个老大爷坐在自家门口的藤椅上,眯着眼听着收音机里的闽剧,手指还在膝盖上一下一下地打着拍子。他看见我拿着手机,便朝我摆了摆手,意思是这地方没什么好拍的,然后指了指旁边一棵茂盛的龙眼树,说:“这树比我年纪都大喽,果子甜得很。”
我忽然就觉得,这整条福安站旁小巷位置,它不像是个地理坐标,更像是一个生活剧场。车站代表着流动、告别和到达,是奔向远方的起点。而仅仅一墙之隔的这里,却固守着一种慢悠悠的、扎根本土的日常。这种对比非常有意思,你不觉得吗?
我最终没有走到巷子的尽头,就在那个飘着葱油香的岔路口拐了出来。重新回到大街上,阳光有些刺眼,汽车的喇叭声也重新变得清晰。我回头又看了一眼那个巷口,它依然安静地待在那里。我好像有点明白了,为什么我们总会对这样的福安那里有站小巷感到好奇。也许我们寻找的,并不只是一个地点,而是在飞速变化的城市里,那些被完整保留下来的、带着温度的生活片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