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银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男人偏爱的白银巷弄
这条巷子藏在城南老区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泛着油光。下午四点半,五金店老王拉下卷帘门,习惯性地往巷子深处走——那里有家没有招牌的修面铺子。
巷口飘着茶叶蛋和卤豆干的香味,这是老周摊子上的。他在这儿摆了二十年,谁都认得他那口冒着热气的紫砂锅。“老规矩?”看见老王过来,老周麻利地夹起两个蛋,多舀一勺汤汁。老王点点头,接过陶瓷碗,顺势坐在旁边掉了漆的长凳上。
巷子里的老手艺
再往里走,巷子窄得只容两人并肩。老陈的修面铺子就在转角,玻璃门上贴着“理发十元”的红纸。要说这白银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有什么特别,大概就是这些开了几十年的老店。老陈的剃刀在牛皮上来回蹭几下,热毛巾敷上来时,人会不自觉地放松。这里没有健身房,没有咖啡店,但有老师傅知道怎么把白头发染得自然,怎么修面不伤皮肤。
巷子中段有家旧书店,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退休教师。书架间的过道很窄,但总有人蹲在那里翻旧版武侠小说。偶尔能听见他们讨论哪个版本的金庸更好,声音在堆满书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温和。
傍晚六点,五金店老王从修面铺子出来,脸上光洁了不少。他和书店老板点点头,继续往巷子深处走——那里有家做羊肉粉的小馆子,汤底是祖传的配方。老板娘记得每个熟客的口味,看到他进来,朝厨房喊:“一碗粉,多放香菜,加辣。”
这条男人偏爱的白银巷弄,说起来没什么特别。但你要是周末早晨来,会看到很多中年男人在这里慢慢走,慢慢逛。他们可能只是来配把钥匙,或者修只手表,但总会顺便理个发,吃碗粉,在书店逗留片刻。这条巷子像个专属于他们的俱乐部,不需要会员卡,靠的是几十年攒下的人情味。
夜色渐深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老周收摊前,把最后几个茶叶蛋送给晚归的邻居;书店老板锁门时,顺手把门口那盆茉莉花搬进屋。这条白银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渐渐安静下来,只有羊肉粉店的灯光还亮着,照在青石板上,泛着湿润的光。